动态风载对尾迹亏损及涡量耗散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12:32
气流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会产生复杂的湍流结构,对风力机尾流发展与输出功率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对新能源实验基地自然风速进行了实时监测与分析,根据实测变风数据建立了稳定、渐变风、阵风等不同变风阶段的尾迹流场特征非稳态计算模型,探究了不同动态风速变化对尾迹流场速度分布及涡量耗散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稳定入流,动态风载会造成尾迹速度亏损,不同变风阶段沿尾迹发展径向方向上的速度变化梯度存在差异。同时:涡量耗散速度受动态风速变化率影响的敏感度不同,近尾迹区域中心涡与电机绕流引起的湍流掺混会对中心涡量最大值的位置产生影响.相关成果对于提高风轮气动性能、控制尾流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41(10)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2典型风况??Fig.?2?Typical?wind?conditions??1.2风况函数??1)阵风函数??阵风函数如式(1所示
图1测风装置??Fig.?1?Wind?measuring?device??
图3所示。??网格划分??Meshing??在非稳态条件下采用SST?A;-算法开展计算。??分别将上述所获的阵风、渐变风和扰动风数学模型??作为速度入口边界条件;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静压,??相对压力〇?Pa。壁面和地面设置为无滑移壁面。??3计算计算结果分析??3.1动态风载对近尾场速度的影响??风轮汲取来流空气能量后,会在其尾流中形成??速度亏损,尾流速度场的差异^^会对下游风力机的??做功能力产生影响.为此提取阵风加速和稳定入流??时的尾迹速度场云图为例进行对比,如图4。同时,??Velocity?in??Contour?2??r?10.67??■9.60??■8.54??■7.47?l??■6.40?I??■5.34?I??■4.27?\??■3.20??■2.13??■?1.07??0.00??[m-s_,]??Velocity?in??Contour?9??q?12.50??11.25??110.00??■8.75??1-7.50??1-6.25???-5.00??■3.75??J-2.50??K1.25??0.00??[m.s_1]??S迹中心亏损区p??近碰发散区??(a)阵风加速??f〇.5d..\.Od-\.5d^2.0d? ̄??LA.,??(b)稳定入流??图4尾迹速度场的差异性??Fig.?4?Difference?of?wake?velocity?field??由图4中数据可知,相比于稳定入流,阵风加??速时电机两侧的气体被压缩地更为明显,尾舵周围??的气体掺混效应更为严重;同时,随尾迹向后方发??展,尾迹中心的速度逐渐增大,风加速诱使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态来流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J]. 胡丹梅,杨官奎,霍能萌,张建平. 可再生能源. 2016(07)
[2]柔性风轮的动态入流效应研究[J]. 陈严,沈世,马新稳,刘雄.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3(03)
[3]瞬变工况风力机气动性能预测[J]. 沈昕,俞国华,竺晓程,杜朝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3(03)
[4]变风速下风力机叶片载荷特性研究[J]. 张浬萍,郭刚.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1(01)
硕士论文
[1]水平轴风电机组风轮系统动态载荷特性研究[D]. 雷航.华北电力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97730
【文章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41(10)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2典型风况??Fig.?2?Typical?wind?conditions??1.2风况函数??1)阵风函数??阵风函数如式(1所示
图1测风装置??Fig.?1?Wind?measuring?device??
图3所示。??网格划分??Meshing??在非稳态条件下采用SST?A;-算法开展计算。??分别将上述所获的阵风、渐变风和扰动风数学模型??作为速度入口边界条件;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静压,??相对压力〇?Pa。壁面和地面设置为无滑移壁面。??3计算计算结果分析??3.1动态风载对近尾场速度的影响??风轮汲取来流空气能量后,会在其尾流中形成??速度亏损,尾流速度场的差异^^会对下游风力机的??做功能力产生影响.为此提取阵风加速和稳定入流??时的尾迹速度场云图为例进行对比,如图4。同时,??Velocity?in??Contour?2??r?10.67??■9.60??■8.54??■7.47?l??■6.40?I??■5.34?I??■4.27?\??■3.20??■2.13??■?1.07??0.00??[m-s_,]??Velocity?in??Contour?9??q?12.50??11.25??110.00??■8.75??1-7.50??1-6.25???-5.00??■3.75??J-2.50??K1.25??0.00??[m.s_1]??S迹中心亏损区p??近碰发散区??(a)阵风加速??f〇.5d..\.Od-\.5d^2.0d? ̄??LA.,??(b)稳定入流??图4尾迹速度场的差异性??Fig.?4?Difference?of?wake?velocity?field??由图4中数据可知,相比于稳定入流,阵风加??速时电机两侧的气体被压缩地更为明显,尾舵周围??的气体掺混效应更为严重;同时,随尾迹向后方发??展,尾迹中心的速度逐渐增大,风加速诱使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态来流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J]. 胡丹梅,杨官奎,霍能萌,张建平. 可再生能源. 2016(07)
[2]柔性风轮的动态入流效应研究[J]. 陈严,沈世,马新稳,刘雄.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3(03)
[3]瞬变工况风力机气动性能预测[J]. 沈昕,俞国华,竺晓程,杜朝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3(03)
[4]变风速下风力机叶片载荷特性研究[J]. 张浬萍,郭刚.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1(01)
硕士论文
[1]水平轴风电机组风轮系统动态载荷特性研究[D]. 雷航.华北电力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97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09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