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子调控强化厌氧消化产甲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18:28
厌氧消化产甲烷是通过生物质能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战略之一,但其本身存在着条件严苛,产甲烷效率低等限制性因素。因此,本文以产甲烷四阶段过程中最后两个主要限制性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为主要研究内容,将乙酸钠作为整个过程的唯一碳源,通过向产甲烷体系中投加可以与甲烷菌形成互营的电活性菌硫还原泥土杆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和颗粒活性炭GAC,考察体系的产CH4量、产CH4速率、底物消耗速率、SMP、FISH、qPCR、微生物群落分析、SEM等,探讨外加条件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向乙酸钠产甲烷体系中投加电活性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发现,实验组的产CH4速率从0.094mmol/d提高到0.15mmol/d,滞后期从4天缩短到1天。通过FISH图预判促进产甲烷效应的是活性菌还是生物量的影响,可以直观的看出投加G.sulfurreducens的实验组,G.sulfurreducens电活性菌和甲烷菌不论亮度还是分布都明显增加将近80%。从FISH图中看出两种菌的覆盖面积大部分重合,...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6年全国省界水体水质状况《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Fig1.1Waterqualitystatusofwaterbodiesintheprovinceattheendof2015"China's
三类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示意图:A 细胞自身直接接触 DIET;B 电子穿梭体介导C 导电物质介导 DIET1.6 Three types of direct interspecific electron transfer diagram: A cells direct contactDIET; B electron body mediated DIET; C conductive material mediated DIET1)细胞自身直接接触的 DIET接接触的 DIET 过程起主要作用是细胞色素 C 和纳米导线。 为 G.metallireducens 不 能 直 接 利 用 延 胡 索 酸 作 为 电 子 受 体furreducens 不能直接利用乙醇,只有将两者共培养,G.sulfurreducens 菌 C(OmcS)接受 G.metallireducens 菌外表面或沿着菌毛上的细胞色素的电子,直接越过传统的氢气转移过程,两者共同作用实现的乙醇代索酸还原过程,节能高效,受到广泛关注。纳米导线这一概念首次在Reguera 等人在 Nature 杂志上发表,指的是生长在细胞周围具有导电性合蛋白微丝[38]。2)电子穿梭体(Electron shuttle, ES)介导的 DIET
G.sulfurreducens纯菌Fig3.1Geobactersulfurreducen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墨对污泥中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性能的影响[J]. 朱梦扬,李青,王进,陈天虎,周跃飞,彭书传.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04)
[2]高通量测序研究酒精废水治理中厌氧活性污泥的微生物菌群[J]. 李慧星,杜风光,薛刚. 环境科学学报. 2016(11)
[3]天然和水热合成针铁矿对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CH4的影响[J]. 姚敦璠,陈天虎,王进,周跃飞,岳正波. 环境科学. 2013(02)
[4]接种对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研究进展[J]. 李静,丁怡斐,肖勤.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2)
[5]工作场所空气中甲烷、丙烷、丁烷或异丁烷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J]. 戎伟丰,吴川,凌伟洁,谢玉璇,邓培旺,吴邦华. 中国职业医学. 2011(S1)
[6]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秦楠,栗东芳,杨瑞馥. 微生物学报. 2011(04)
[7]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陈旭,齐凤坤,康立功,李景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8)
[8]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各组分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J]. 李东,袁振宏,张宇,孙永明,孔晓英,李连华. 环境科学学报. 2008(11)
[9]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技术[J]. 陈瑛,任南琪,李永峰,程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04)
[10]产甲烷菌的生理生化特性[J]. 祖波,祖建,周富春,汪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03)
博士论文
[1]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甲醇废水的试验研究[D]. 马文成.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沼气产率的预处理技术研究[D]. 蔺金贤.上海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11879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6年全国省界水体水质状况《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Fig1.1Waterqualitystatusofwaterbodiesintheprovinceattheendof2015"China's
三类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示意图:A 细胞自身直接接触 DIET;B 电子穿梭体介导C 导电物质介导 DIET1.6 Three types of direct interspecific electron transfer diagram: A cells direct contactDIET; B electron body mediated DIET; C conductive material mediated DIET1)细胞自身直接接触的 DIET接接触的 DIET 过程起主要作用是细胞色素 C 和纳米导线。 为 G.metallireducens 不 能 直 接 利 用 延 胡 索 酸 作 为 电 子 受 体furreducens 不能直接利用乙醇,只有将两者共培养,G.sulfurreducens 菌 C(OmcS)接受 G.metallireducens 菌外表面或沿着菌毛上的细胞色素的电子,直接越过传统的氢气转移过程,两者共同作用实现的乙醇代索酸还原过程,节能高效,受到广泛关注。纳米导线这一概念首次在Reguera 等人在 Nature 杂志上发表,指的是生长在细胞周围具有导电性合蛋白微丝[38]。2)电子穿梭体(Electron shuttle, ES)介导的 DIET
G.sulfurreducens纯菌Fig3.1Geobactersulfurreducen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墨对污泥中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性能的影响[J]. 朱梦扬,李青,王进,陈天虎,周跃飞,彭书传.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04)
[2]高通量测序研究酒精废水治理中厌氧活性污泥的微生物菌群[J]. 李慧星,杜风光,薛刚. 环境科学学报. 2016(11)
[3]天然和水热合成针铁矿对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CH4的影响[J]. 姚敦璠,陈天虎,王进,周跃飞,岳正波. 环境科学. 2013(02)
[4]接种对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研究进展[J]. 李静,丁怡斐,肖勤.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02)
[5]工作场所空气中甲烷、丙烷、丁烷或异丁烷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J]. 戎伟丰,吴川,凌伟洁,谢玉璇,邓培旺,吴邦华. 中国职业医学. 2011(S1)
[6]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 秦楠,栗东芳,杨瑞馥. 微生物学报. 2011(04)
[7]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陈旭,齐凤坤,康立功,李景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8)
[8]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各组分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J]. 李东,袁振宏,张宇,孙永明,孔晓英,李连华. 环境科学学报. 2008(11)
[9]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技术[J]. 陈瑛,任南琪,李永峰,程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04)
[10]产甲烷菌的生理生化特性[J]. 祖波,祖建,周富春,汪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03)
博士论文
[1]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甲醇废水的试验研究[D]. 马文成.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沼气产率的预处理技术研究[D]. 蔺金贤.上海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11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11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