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重法研究小麦秸秆粘结剂型煤的燃烧特性
发布时间:2021-04-19 02:46
利用热分析仪研究了原煤、小麦秸秆粘结剂、生物质型煤的失重-微分(TG-DTG)曲线和失重-热流(TG-DTA)曲线的特征。结果表明:生物质型煤的燃烧过程分为水分蒸发失重、挥发分的燃烧、固定碳的燃烧、矿物质的分解4个阶段;陕西神木烟煤型煤优于焦作无烟煤型煤的燃烧特性,焦作型煤燃烧过程可能会引发断火现象。
【文章来源】:太阳能. 2018,(1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样品
1.2 实验条件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原煤、粘结剂和生物质型煤的TG-DTG曲线特征分析
2.2 原煤、粘结剂和生物质型煤的TG-DTA曲线特征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在高浓度CO2环境下的燃烧、气化及吸附实验[J]. 李治刚,张晓明,菅井裕一,王继仁,佐佐木久郎. 煤炭学报. 2010(06)
[2]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烟煤混合燃烧试验研究[J]. 孙佰仲,王擎,申朋宇,刘洪鹏,秦宏,李少华. 煤炭学报. 2010(03)
[3]含油污泥热解和燃烧的反应过程[J]. 宋薇,刘建国,聂永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9)
[4]含油污泥组成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J]. 宋薇,刘建国,聂永丰. 环境科学. 2008(07)
[5]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成型原理研究[J]. 黄光许,谌伦建,王建军,王泽东,凌向阳. 煤炭转化. 2008(01)
[6]TG-DTA-FTIR技术对煤氧化过程的规律性研究[J]. 何启林,王德明. 煤炭学报. 2005(01)
[7]石灰石对煤炭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J]. 李梅,张洪,谌天兵. 煤炭转化. 2004(04)
[8]生物质复合型煤在热分析仪中的燃烧行为研究[J]. 何方,王华,何屏,胡建杭. 煤炭转化. 2002(04)
[9]基于孔隙分形几何的生物质型煤固硫性能研究[J]. 蒋林,骆仲泱,方航宇,毛玉如,施正伦,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01)
[10]生物质型煤工业成型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J]. 徐康富,马永亮,常新莲,郝吉明. 环境科学. 2001(04)
本文编号:3146673
【文章来源】:太阳能. 2018,(1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样品
1.2 实验条件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原煤、粘结剂和生物质型煤的TG-DTG曲线特征分析
2.2 原煤、粘结剂和生物质型煤的TG-DTA曲线特征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在高浓度CO2环境下的燃烧、气化及吸附实验[J]. 李治刚,张晓明,菅井裕一,王继仁,佐佐木久郎. 煤炭学报. 2010(06)
[2]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烟煤混合燃烧试验研究[J]. 孙佰仲,王擎,申朋宇,刘洪鹏,秦宏,李少华. 煤炭学报. 2010(03)
[3]含油污泥热解和燃烧的反应过程[J]. 宋薇,刘建国,聂永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9)
[4]含油污泥组成及其对热解特性的影响[J]. 宋薇,刘建国,聂永丰. 环境科学. 2008(07)
[5]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成型原理研究[J]. 黄光许,谌伦建,王建军,王泽东,凌向阳. 煤炭转化. 2008(01)
[6]TG-DTA-FTIR技术对煤氧化过程的规律性研究[J]. 何启林,王德明. 煤炭学报. 2005(01)
[7]石灰石对煤炭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J]. 李梅,张洪,谌天兵. 煤炭转化. 2004(04)
[8]生物质复合型煤在热分析仪中的燃烧行为研究[J]. 何方,王华,何屏,胡建杭. 煤炭转化. 2002(04)
[9]基于孔隙分形几何的生物质型煤固硫性能研究[J]. 蒋林,骆仲泱,方航宇,毛玉如,施正伦,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01)
[10]生物质型煤工业成型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J]. 徐康富,马永亮,常新莲,郝吉明. 环境科学. 2001(04)
本文编号:3146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14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