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闷烧热解及间接加热直立移动床生物质炭化设备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04:20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是焚烧秸秆现象严重,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此,以粉碎的生物质颗粒料为炭化原料,创新采用分步加热炭化的工艺路线,设计了一种直立式移动床生物质炭化设备。该设备采用闷烧热解以及间接加热的方式为生物质炭化提供热量,并利用绞龙、旋转炉篦等结构实现了生物质的连续炭化。详细介绍了该设备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流程,并对其重要参数的选择做了详细分析,同时针对重要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在设备的加工制造及组装过程中,发现该试制设备设计良好、装配方便、运行平稳,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以谷壳为炭化原材料,进行了功能性试验,谷壳炭化效果良好,表明其工艺路线设计较为合理。该设备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实现连续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20(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设备设计方法
    1.1 炭化设备工艺原理
    1.2 设备总体结构原理
    1.3 主要部件设计方法
        1.3.1 炭化段设计方法
        1.3.2 出料绞龙设计方法
        1.3.3 旋转炉篦设计方法
        1.3.4 进料绞龙设计
    1.4 支撑底座分析方法
    1.5 设备试运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风机和电机选择
    2.2 应力和形变分析
        2.2.1 钢架底座
        2.2.2 炉体支撑脚
    2.3 设备主要尺寸参数
    2.4 设备试运行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效连续式生物质炭化炉的研制与试验[J]. 张丽,魏正英,张海春,刘旋峰,张佳喜,徐万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7)
[2]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J].   农业机械. 2016(06)
[3]秸秆焚烧导致湖北中东部一次严重霾天气过程的分析[J]. 周悦,岳岩裕,李兰,刘敏,周婷.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6(02)
[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市秸秆焚烧危害评价与利用[J]. 刘雅倩,曾淑娴,王昌海,朱家明.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5]农作物秸秆炭理化特性分析[J]. 郑文轩,杨瑛.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7)
[6]卧式连续生物炭炭化设备研制[J]. 袁艳文,田宜水,赵立欣,姚宗路.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3)
[7]生物质连续热解反应装置的变螺距螺旋输送器设计[J]. 蒋恩臣,苏旭林,王明峰,熊磊明,赵创,许细微.  农业机械学报. 2013(02)
[8]基于微波热解技术的竹炭、竹醋生产设备研究[J]. 胡晓.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07)
[9]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J]. 何绪生,耿增超,佘雕,张保健,高海英.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2)
[10]生物质能源主导论——为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J]. 石元春.  能源与节能. 2011(01)

硕士论文
[1]双圆弧齿轮泵设计[D]. 梁雁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5
[2]间接加热生物质炭化炉炭化工艺参数研究[D]. 陈宝龙.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政策法律研究[D]. 章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本文编号:3151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151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e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