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加热原油储运系统热负荷匹配计算
发布时间:2021-05-22 23:18
在原油储存与输送过程中,传统的加热方式消耗了大量油气资源,为此提出采用太阳能光热技术对原油进行加热。根据大型原油储运工程的特点,在全面分析太阳能光伏光热利用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耦合电制热、储热功能的原油加热系统及其工作流程;基于热能的供需平衡,对加热原油所需热负荷及太阳能集热系统聚光面积的匹配问题进行计算,获得了特定太阳辐射强度下一定输量或储量的原油在指定温升条件下的热负荷及对应的聚光镜场面积。热负荷匹配计算流程、当量供热与节能分析方法提高了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为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原油储运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参考。(图1,参21)
【文章来源】:油气储运. 2019,38(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太阳能利用方式
1.1 光伏和光热技术
1.2 太阳能聚光集热方式
2 加热流程
3 热负荷与集热面积匹配计算
3.1 计算方法
3.2 当量供热与节能分析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性能研究[J]. 陈红兵,姚华宁,龚雨桐,张晓坤,李思琦,王聪聪. 可再生能源. 2019(08)
[2]分散剂对Al2O3-paraffin纳米流体吸收太阳能的影响[J]. 李栋,吴洋洋,刘昌宇,齐晗兵,张国君.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9(07)
[3]基于多孔陶瓷的体吸收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分析[J]. 黄平瑞,周震,魏高升,杜小泽. 发电技术. 2019(01)
[4]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定日镜场容量优化配置[J]. 赵亮,施涛,单宝奇,朱凌志,刘皓明. 可再生能源. 2018(06)
[5]镁基三元氯化物熔盐储热过程性能变化机理分析[J]. 魏小兰,尹月,丁静,宋明,刘波,王维龙. 太阳能学报. 2018(01)
[6]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王聪,代蓓蓓,于佳玉,王蕾,孙莹. 硅酸盐学报. 2017(11)
[7]太阳能聚光热技术在稠油集输加热中的可行性研究[J]. 陆钧,湛凤巍,董智勇,马美秀,刘恒,张汝良. 石油石化节能. 2016(11)
[8]纳米结构光子吸收特性的强化及调控[J]. 段慧玲,宣益民,李强. 科学通报. 2015(24)
[9]太阳能高温热在西北油田单井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 关俊岭.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3(05)
[10]太阳能光热技术在油气田中的节能应用[J]. 王向宏,叶朝曦. 石油石化节能. 2013(07)
硕士论文
[1]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分析与实验[D]. 陈庚.重庆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1829
【文章来源】:油气储运. 2019,38(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太阳能利用方式
1.1 光伏和光热技术
1.2 太阳能聚光集热方式
2 加热流程
3 热负荷与集热面积匹配计算
3.1 计算方法
3.2 当量供热与节能分析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性能研究[J]. 陈红兵,姚华宁,龚雨桐,张晓坤,李思琦,王聪聪. 可再生能源. 2019(08)
[2]分散剂对Al2O3-paraffin纳米流体吸收太阳能的影响[J]. 李栋,吴洋洋,刘昌宇,齐晗兵,张国君.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9(07)
[3]基于多孔陶瓷的体吸收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分析[J]. 黄平瑞,周震,魏高升,杜小泽. 发电技术. 2019(01)
[4]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定日镜场容量优化配置[J]. 赵亮,施涛,单宝奇,朱凌志,刘皓明. 可再生能源. 2018(06)
[5]镁基三元氯化物熔盐储热过程性能变化机理分析[J]. 魏小兰,尹月,丁静,宋明,刘波,王维龙. 太阳能学报. 2018(01)
[6]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王聪,代蓓蓓,于佳玉,王蕾,孙莹. 硅酸盐学报. 2017(11)
[7]太阳能聚光热技术在稠油集输加热中的可行性研究[J]. 陆钧,湛凤巍,董智勇,马美秀,刘恒,张汝良. 石油石化节能. 2016(11)
[8]纳米结构光子吸收特性的强化及调控[J]. 段慧玲,宣益民,李强. 科学通报. 2015(24)
[9]太阳能高温热在西北油田单井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 关俊岭.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3(05)
[10]太阳能光热技术在油气田中的节能应用[J]. 王向宏,叶朝曦. 石油石化节能. 2013(07)
硕士论文
[1]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分析与实验[D]. 陈庚.重庆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1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0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