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4 15:05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应用比较成熟,由于其光-热转化效率高的特点,近些年在牧草干燥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提高牧草干燥效率,以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作为稳定的干燥热风能源输出,研究其真空集热管集热性能和热损失是槽式太阳能热利用的关键。利用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加热导热油储能,通过追踪真空集热管进、出口温度和真空集热管内温度,阐述了进入真空集热管内的导热油瞬时温度与集热器瞬时光热转换效率和真空管热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集热器瞬时光热转换效率与导热油进入真空集热管的温度有关,进入真空集热管导热油温度越低,换热越充分,真空集热管热损失越少,真空集热管瞬时光热转换效率越高。加大真空集热管出口和入口的导热油温差是提高槽式太阳能集热蓄热能力的关键。
【文章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2018,49(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1 温度传感器
2.2 流量计
2.3 循环泵
2.4 直辐射仪及环境记录仪
2.5 保温油箱及导热油选取
2.6 数据采集记录仪
2.7 其他仪器
3 试验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3.1 试验测试方法
3.1.1 试验测试条件
3.1.2 真空集热管集热效率
3.1.3 真空集热管热损失
3.1.4 真空集热管光热转换效率
3.1.5 不确定度分析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真空集热管集热温度和集热效率
3.2.2 导热油工质温度对真空集热管集热性能的影响
3.2.3 真空集热管光热转换效率
3.2.4 集热管热损失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阳能牧草干燥成套设备干燥工艺参数优化[J]. 钱旺,杨世昆,刘贵林,贺刚,王振华,杜建强.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8)
[2]苜蓿草干燥试验与收获工艺优化![J]. 钱旺,杨世昆,刘贵林,王全喜,吴雅梅. 农业机械学报. 2012(S1)
[3]Na2SO4/MgO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王永军,王胜林. 冶金能源. 2011(03)
[4]新型槽式真空热管集热器的热效率及火用效率分析[J]. 徐吉富,朱跃钊,蒋金柱,董宝军. 真空. 2009(02)
[5]槽式太阳能直接产生蒸汽热发电系统火用分析[J]. 李四海,张红,战栋栋,庄骏. 热力发电. 2008(11)
[6]组合跟踪的槽式聚焦集热器太阳辐照量的研究[J]. 周希正,李明,魏生贤,王六玲. 能源工程. 2006(06)
[7]太阳光不平行度对太阳能聚集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J]. 杜胜华,夏新林,唐尧. 太阳能学报. 2006(04)
[8]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1) 聚光类太阳能热发电概述[J]. 张耀明,王军,张文进,孙利国,刘晓辉. 太阳能. 2006(01)
[9]利用MODTRAN 3计算我国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J]. 傅炳珊,陈渭民,马丽.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01)
[10]抛物跟踪式太阳高温集热器的研究[J]. 王志峰. 太阳能学报. 2000(01)
本文编号:3204394
【文章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2018,49(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1 温度传感器
2.2 流量计
2.3 循环泵
2.4 直辐射仪及环境记录仪
2.5 保温油箱及导热油选取
2.6 数据采集记录仪
2.7 其他仪器
3 试验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3.1 试验测试方法
3.1.1 试验测试条件
3.1.2 真空集热管集热效率
3.1.3 真空集热管热损失
3.1.4 真空集热管光热转换效率
3.1.5 不确定度分析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真空集热管集热温度和集热效率
3.2.2 导热油工质温度对真空集热管集热性能的影响
3.2.3 真空集热管光热转换效率
3.2.4 集热管热损失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阳能牧草干燥成套设备干燥工艺参数优化[J]. 钱旺,杨世昆,刘贵林,贺刚,王振华,杜建强.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8)
[2]苜蓿草干燥试验与收获工艺优化![J]. 钱旺,杨世昆,刘贵林,王全喜,吴雅梅. 农业机械学报. 2012(S1)
[3]Na2SO4/MgO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王永军,王胜林. 冶金能源. 2011(03)
[4]新型槽式真空热管集热器的热效率及火用效率分析[J]. 徐吉富,朱跃钊,蒋金柱,董宝军. 真空. 2009(02)
[5]槽式太阳能直接产生蒸汽热发电系统火用分析[J]. 李四海,张红,战栋栋,庄骏. 热力发电. 2008(11)
[6]组合跟踪的槽式聚焦集热器太阳辐照量的研究[J]. 周希正,李明,魏生贤,王六玲. 能源工程. 2006(06)
[7]太阳光不平行度对太阳能聚集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J]. 杜胜华,夏新林,唐尧. 太阳能学报. 2006(04)
[8]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1) 聚光类太阳能热发电概述[J]. 张耀明,王军,张文进,孙利国,刘晓辉. 太阳能. 2006(01)
[9]利用MODTRAN 3计算我国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J]. 傅炳珊,陈渭民,马丽.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01)
[10]抛物跟踪式太阳高温集热器的研究[J]. 王志峰. 太阳能学报. 2000(01)
本文编号:3204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0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