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CaO影响生物质流化床高温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03:42
为了研究CaO对生物质高温热解特性的影响,采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在700~850℃下进行CaO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和20%的木薯秆热解实验,并且分别利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半焦表面官能团和焦油成分。结果表明:CaO会固定半焦中的含氧官能团,从而增加半焦产率;同时,CaO还可降低焦油产率,脱除焦油中的含氧官能团,促进焦油的缩聚反应。另外,CaO可明显提高H2产率,降低CO2、CO的产率,改善热解气的品质。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2020,41(0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CaO对半焦产率的影响
对热解温度为850℃的半焦,进行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谱图如图3所示。从各谱峰的出峰位置来看,添加CaO前后,2种半焦的谱图出峰位置基本相同。由于每个吸收峰都是由特定的官能团引起的,这说明添加CaO不会改变半焦中官能团的种类。从各谱峰强度来看,在1100 cm-1峰位处,添加10%CaO后吸收峰强度明显高于不添加CaO,其他峰位处吸收峰强度基本相同。根据红外定量分析的朗伯比尔定律,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FTIR谱峰的相对强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含官能团的浓度[11]。根据文献[12-13],1100 cm-1峰位处的吸收峰是由—O—和C==O的伸缩振动造成的。这说明添加10%CaO后半焦中—O—和C==O等含氧官能团的含量明显高于不添加CaO,CaO具有固定—O—和C==O等含氧官能团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反应(1)。2.2 对焦油产率和组分的影响
图9 CaO对CH4产率和体积分数的影响综上所述,添加CaO后,热解气中CO2和CO含量减小,H2含量增大,CH4含量虽有小幅减小,但H2与CO的比值增大,热解气的品质提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aO对褐煤和无烟煤热解产物分布及煤焦结构的影响[J]. 赵洪宇,李玉环,舒元锋,宋强,吕俊鑫,王子民,曾鸣,舒新前.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3)
[2]碳酸钙对煤热解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熊园斌,王勤辉,杨玉坤,方梦祥,骆仲泱. 热力发电. 2016(01)
[3]添加CaO对生物质热解焦油生成的影响研究[J]. 潘春鹏,陈翀,黄群星,池涌. 热力发电. 2012(08)
[4]裂解温度对生物质热解焦油成分的影响[J]. 典平鸽,张乐观,江程程. 可再生能源. 2012(05)
[5]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高温煤焦表面化学结构特性分析[J]. 李庆钊,林柏泉,赵长遂,武卫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32)
[6]温度对小龙潭褐煤流化床热解产物影响的试验研究[J]. 陈勋瑜,王勤辉,岑建孟,郭志航,方梦祥,骆仲泱. 动力工程学报. 2011(04)
[7]CaO伴随生物质热裂解制油同时脱氧的小型流化床实验研究[J]. 林郁郁,张楚,章明川,张健,徐旭常. 燃料化学学报. 2011(03)
[8]兖州煤气化半焦表面官能团特征试验研究[J]. 石金明,孙路石,向军,胡松,赵清森,苏胜,许凯,卢腾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05)
[9]氧化钙在流化床稀相段对焦油裂解的影响[J]. 贾永斌,黄戒介,王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05)
[10]生物质焦油的催化裂解研究[J]. 周劲松,王铁柱,骆仲泱,张晓东,王树荣,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217617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2020,41(0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CaO对半焦产率的影响
对热解温度为850℃的半焦,进行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谱图如图3所示。从各谱峰的出峰位置来看,添加CaO前后,2种半焦的谱图出峰位置基本相同。由于每个吸收峰都是由特定的官能团引起的,这说明添加CaO不会改变半焦中官能团的种类。从各谱峰强度来看,在1100 cm-1峰位处,添加10%CaO后吸收峰强度明显高于不添加CaO,其他峰位处吸收峰强度基本相同。根据红外定量分析的朗伯比尔定律,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FTIR谱峰的相对强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含官能团的浓度[11]。根据文献[12-13],1100 cm-1峰位处的吸收峰是由—O—和C==O的伸缩振动造成的。这说明添加10%CaO后半焦中—O—和C==O等含氧官能团的含量明显高于不添加CaO,CaO具有固定—O—和C==O等含氧官能团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反应(1)。2.2 对焦油产率和组分的影响
图9 CaO对CH4产率和体积分数的影响综上所述,添加CaO后,热解气中CO2和CO含量减小,H2含量增大,CH4含量虽有小幅减小,但H2与CO的比值增大,热解气的品质提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aO对褐煤和无烟煤热解产物分布及煤焦结构的影响[J]. 赵洪宇,李玉环,舒元锋,宋强,吕俊鑫,王子民,曾鸣,舒新前.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3)
[2]碳酸钙对煤热解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熊园斌,王勤辉,杨玉坤,方梦祥,骆仲泱. 热力发电. 2016(01)
[3]添加CaO对生物质热解焦油生成的影响研究[J]. 潘春鹏,陈翀,黄群星,池涌. 热力发电. 2012(08)
[4]裂解温度对生物质热解焦油成分的影响[J]. 典平鸽,张乐观,江程程. 可再生能源. 2012(05)
[5]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高温煤焦表面化学结构特性分析[J]. 李庆钊,林柏泉,赵长遂,武卫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32)
[6]温度对小龙潭褐煤流化床热解产物影响的试验研究[J]. 陈勋瑜,王勤辉,岑建孟,郭志航,方梦祥,骆仲泱. 动力工程学报. 2011(04)
[7]CaO伴随生物质热裂解制油同时脱氧的小型流化床实验研究[J]. 林郁郁,张楚,章明川,张健,徐旭常. 燃料化学学报. 2011(03)
[8]兖州煤气化半焦表面官能团特征试验研究[J]. 石金明,孙路石,向军,胡松,赵清森,苏胜,许凯,卢腾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05)
[9]氧化钙在流化床稀相段对焦油裂解的影响[J]. 贾永斌,黄戒介,王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05)
[10]生物质焦油的催化裂解研究[J]. 周劲松,王铁柱,骆仲泱,张晓东,王树荣,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217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1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