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凹陷花港组储层致密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01 09:53
西湖凹陷花港组储层在埋深3 500m以下的深层普遍致密化且含气饱和度低。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激光拉曼和流体包裹体等资料,探讨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强烈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自生石英、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是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根据胶结矿物形成时间推算储层致密化发生在中成岩阶段A期末,对应距今约1713 Ma的中新世中后期。由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成藏期次匹配关系分析认为,花港组初次成藏期发生在中成岩阶段A期早期,储层尚未致密,但油气充注时间短且强度弱,不能大面积成藏,主成藏期发生在中成岩阶段A期末至中成岩阶段B期,成藏时间对应大致距今155Ma的中新世晚期,但由于储层普遍致密化,油气充注程度低。花港组深层储层"先致密后成藏"是造成含气饱和度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
【文章来源】:海洋地质前沿. 2018,34(01)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概况
2 储层基本特征
3 储层致密化成因
3.1 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储层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
3.2 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
4 储层致密时间
4.1 硅质胶结形成时间
4.2 碳酸盐胶结形成时间
4.3 自生伊利石形成时间
4.4 储层致密时间探讨
5 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的时间匹配关系
5.1 油气成藏期次
5.2 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时间匹配关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储层砂岩成岩环境演化探讨[J]. 梁建设,王琪,郝乐伟,唐俊,廖朋,田兵.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4)
[2]西湖凹陷某构造花港组沉积相及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刘金水,曹冰,徐志星,秦兰芝,徐昉昊,唐健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3]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花港组层序地层模式及沉积演化[J]. 张建培,徐发,钟韬,张田,余逸凡.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01)
[4]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相特征及相模式[J]. 胡明毅,柯岭,梁建设.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5)
[5]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物源分析[J]. 徐艳霞,胡明毅,梁建设,柯岭,蒋海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5)
[6]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J]. 张银国. 石油实验地质. 2010(03)
[7]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碎屑岩中自生伊利石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J]. 黄思静,孙伟,黄培培,佟宏鹏,刘丽红. 矿物岩石. 2009(04)
[8]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致密时间讨论[J]. 张哨楠. 矿物岩石. 2009(04)
[9]国外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谷江锐,刘岩. 国外油田工程. 2009(07)
[10]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成因和讨论[J]. 张哨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01)
本文编号:3258919
【文章来源】:海洋地质前沿. 2018,34(01)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概况
2 储层基本特征
3 储层致密化成因
3.1 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储层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
3.2 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
4 储层致密时间
4.1 硅质胶结形成时间
4.2 碳酸盐胶结形成时间
4.3 自生伊利石形成时间
4.4 储层致密时间探讨
5 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的时间匹配关系
5.1 油气成藏期次
5.2 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时间匹配关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储层砂岩成岩环境演化探讨[J]. 梁建设,王琪,郝乐伟,唐俊,廖朋,田兵.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4)
[2]西湖凹陷某构造花港组沉积相及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刘金水,曹冰,徐志星,秦兰芝,徐昉昊,唐健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3]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花港组层序地层模式及沉积演化[J]. 张建培,徐发,钟韬,张田,余逸凡.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01)
[4]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相特征及相模式[J]. 胡明毅,柯岭,梁建设.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5)
[5]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物源分析[J]. 徐艳霞,胡明毅,梁建设,柯岭,蒋海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5)
[6]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J]. 张银国. 石油实验地质. 2010(03)
[7]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碎屑岩中自生伊利石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J]. 黄思静,孙伟,黄培培,佟宏鹏,刘丽红. 矿物岩石. 2009(04)
[8]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致密时间讨论[J]. 张哨楠. 矿物岩石. 2009(04)
[9]国外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谷江锐,刘岩. 国外油田工程. 2009(07)
[10]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成因和讨论[J]. 张哨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01)
本文编号:3258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5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