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TS技术的多层土有效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发布时间:2021-07-05 10:18
岩土体的导热系数是开发和利用地热能的重要参数。通过室内热响应模型试验,采用分布式温度传感技术(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DTS),连续测得多层土模型饱和状态下4种常见土在试验中的有效导热系数分布和大小,分析了渗流对土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并利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类型土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4种饱和土中有渗流的砂土的有效导热系数最大,无渗流砂土次之,粉土小于无渗流砂土,粘土小于粉土,有机质土的最小;渗流对砂土有效导热系数的结果影响显著,使有效导热系数增大了6倍。本试验采用DTS测试土的有效导热系数的方法可用于现场试验,所得结论为地热能开发和地源热泵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章来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8,38(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试验装置示意Fig.1Schematicdiagramoftestdevice
,型号为NZS-DTS-M06,基本参数见表1。换能系统主要由热源和模型桶组成。热源下部安装有一水箱,内置加热器,可通过控制加热器中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水箱中的温度。模型桶为一直径40cm、高度70cm的铁桶,内部填充4种不同类型的土样,从上往下依次为无渗流砂土、有机质土、粘土、有渗流砂土和粉土。为了提高DTS感测模型桶中不同深度土层温度的空间分辨率,笔者将感测光缆螺旋形地缠绕在一个钢筋笼上,形成温度感测笼,如图2所示,使得DTS的测温空间分辨率从1cm提高到了4cm,每一个钢筋笼上所缠绕光纤长度为33m,4个钢筋笼上缠绕的光纤进行了串联,光纤总长度为150m,其中有效测试长度为132m,在表1所示DTS有效测试范围内。由于对所有感测光缆进行了串联,所以只用到了DTS解调仪的一个传输通道。本试验中,分布式温度传感技术在不同土层的测温精度是一致的,在试验之前做了标定,且测温精度为±0.5℃。DTS技术的测温范围在-40~120℃之间,且本实验的最高温度在DTS测量范围内,所以可以不考虑感测范围。钢筋笼由3个圆形钢圈和4根竖杆焊接而成,铁桶中共安装了4个钢筋笼,直径分别为5、10、20、30cm,以铁桶中轴线为中心依次套装。在铁桶中轴线位置安装一根直径为1cm的U型管,并与恒温水箱相连,在换能试验过程中循环通水,达到热量换能效果。本文制样过程采用了分层填筑法,对预制土样从下往上一次填筑。土样预制
9×10-5m/s。在此条件下,开通恒温箱水流,模拟土层换能,再利用DTS实时记录不同深度土层在换能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试验时间为24h。3试验结果与分析桶壁上的传感器记录结果显示,加热后的能量未影响到桶壁位置,所以桶壁所带来的边界效应忽略不计。另外,用于试验的水温变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小于0.5℃,故其影响也忽略不计。换能开始的24h内,根据模型桶中固定的4个感测笼感测到的土层的温度,在不同加热时间的温度变化如图3所示,不同土层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变化量见表2。由图3及表2可知,换能刚开始的0.25h内,各土层的温度变化并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加热刚开始的阶段,导水管释放的热量大部分被钻孔回填材料所吸收;加热0.5h时,钻孔壁开始升温,并且图3模型桶中各土层换能过程温度变化Fig.3Temperaturechangeofsoilsduringheatingprocessinlaboratorymodel表2不同土层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变化量Table2Temperaturechangeofdifferentsoillayersindiffer-enttimeperiods土层深度/cm温度变化量/℃0.5h2h16h24h砂土(无渗流)0~1513.04.68.4有机质土15~4026.37.28.4粘土40~5524.55.37.2砂土(有渗流)55~6511.52.83.5粉土65~7013.84.85.5开始出现分层现象,15~40cm范围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源热泵热响应测试研究进展及分析[J]. 孟庆龙,官燕玲,谷雅秀,赵凡,韩文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2]我国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策略[J]. 方菲菲. 山西建筑. 2015(01)
[3]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发展与展望[J]. 徐伟,刘志坚. 建筑科学. 2013(10)
[4]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岩土体导热系数测定方法[J]. 肖衡林,蔡德所,何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04)
[5]地源热泵的研究与应用[J]. 王宇航,陈友明,伍佳鸿,彭建国.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4(04)
[6]现场测量深层岩土热物性方法[J]. 于明志,方肇洪.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3265887
【文章来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8,38(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试验装置示意Fig.1Schematicdiagramoftestdevice
,型号为NZS-DTS-M06,基本参数见表1。换能系统主要由热源和模型桶组成。热源下部安装有一水箱,内置加热器,可通过控制加热器中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水箱中的温度。模型桶为一直径40cm、高度70cm的铁桶,内部填充4种不同类型的土样,从上往下依次为无渗流砂土、有机质土、粘土、有渗流砂土和粉土。为了提高DTS感测模型桶中不同深度土层温度的空间分辨率,笔者将感测光缆螺旋形地缠绕在一个钢筋笼上,形成温度感测笼,如图2所示,使得DTS的测温空间分辨率从1cm提高到了4cm,每一个钢筋笼上所缠绕光纤长度为33m,4个钢筋笼上缠绕的光纤进行了串联,光纤总长度为150m,其中有效测试长度为132m,在表1所示DTS有效测试范围内。由于对所有感测光缆进行了串联,所以只用到了DTS解调仪的一个传输通道。本试验中,分布式温度传感技术在不同土层的测温精度是一致的,在试验之前做了标定,且测温精度为±0.5℃。DTS技术的测温范围在-40~120℃之间,且本实验的最高温度在DTS测量范围内,所以可以不考虑感测范围。钢筋笼由3个圆形钢圈和4根竖杆焊接而成,铁桶中共安装了4个钢筋笼,直径分别为5、10、20、30cm,以铁桶中轴线为中心依次套装。在铁桶中轴线位置安装一根直径为1cm的U型管,并与恒温水箱相连,在换能试验过程中循环通水,达到热量换能效果。本文制样过程采用了分层填筑法,对预制土样从下往上一次填筑。土样预制
9×10-5m/s。在此条件下,开通恒温箱水流,模拟土层换能,再利用DTS实时记录不同深度土层在换能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试验时间为24h。3试验结果与分析桶壁上的传感器记录结果显示,加热后的能量未影响到桶壁位置,所以桶壁所带来的边界效应忽略不计。另外,用于试验的水温变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小于0.5℃,故其影响也忽略不计。换能开始的24h内,根据模型桶中固定的4个感测笼感测到的土层的温度,在不同加热时间的温度变化如图3所示,不同土层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变化量见表2。由图3及表2可知,换能刚开始的0.25h内,各土层的温度变化并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加热刚开始的阶段,导水管释放的热量大部分被钻孔回填材料所吸收;加热0.5h时,钻孔壁开始升温,并且图3模型桶中各土层换能过程温度变化Fig.3Temperaturechangeofsoilsduringheatingprocessinlaboratorymodel表2不同土层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变化量Table2Temperaturechangeofdifferentsoillayersindiffer-enttimeperiods土层深度/cm温度变化量/℃0.5h2h16h24h砂土(无渗流)0~1513.04.68.4有机质土15~4026.37.28.4粘土40~5524.55.37.2砂土(有渗流)55~6511.52.83.5粉土65~7013.84.85.5开始出现分层现象,15~40cm范围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源热泵热响应测试研究进展及分析[J]. 孟庆龙,官燕玲,谷雅秀,赵凡,韩文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2]我国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策略[J]. 方菲菲. 山西建筑. 2015(01)
[3]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发展与展望[J]. 徐伟,刘志坚. 建筑科学. 2013(10)
[4]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岩土体导热系数测定方法[J]. 肖衡林,蔡德所,何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04)
[5]地源热泵的研究与应用[J]. 王宇航,陈友明,伍佳鸿,彭建国.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4(04)
[6]现场测量深层岩土热物性方法[J]. 于明志,方肇洪.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3265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6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