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C12C5410AD太阳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07-22 19:30
在光伏发电中,太阳板采光发电部分与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是决定太阳能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本设计选用STC12C5410AD 单片机作为智能单元,利用传感器(光敏电阻)把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经过信号处理及单片机控制后,由控制电路输出相应的控制数字信号驱动方位角调整机构和高度角调整机构,实现两个维度的位置调整。通过对软硬件设计进行展开,最终实现太阳能追踪系统。
【文章来源】: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0,(1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光电采集装置图
光敏电阻转换电路图如图2所示。其中光电检测装置采用的时光线反射原理,为了减少反应时间、提高追踪效率和精度,将光敏电阻矩阵划分为左区、右区、D1、D3四大区域。当光线照射在左区时,左区检测会给单片机传输实时信号,单片机控制驱动芯片驱动步进电机M1正传,即水平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右区检测到则反之。当D1处检测到光线信号时,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控制驱动芯片驱动步进电机M2反转,即垂直方向上上仰。D3检测出则反之。3 电机驱动电路
步进电机直连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无法正常工作,必须通过驱动电路来驱动步进电机,实现步进电机其功能。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驱动电路通过8个NPN达林顿晶体管的ULN2803构成比较多的驱动电路,连接在阵列非常适合逻辑接口电平数字电路(例如TTL,CMOS或PMOS上/ NMOS)和较高的电流/电压。所有设备功能由集电极输出和钳位二极管瞬态抑制。4 能量采集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新的光电追踪系统信号采集装置设计——应用于太阳能发电[J]. 李欣雪,陈贵镔,彭楚翰,江炼强,刘晓东,曾浈.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0(05)
[2]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应用与技术分析[J]. 陈金波,薛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20)
[3]光伏电池板跟踪系统的设计[J]. 丁健,王俊. 巢湖学院学报. 2014(06)
[4]光敏电阻的特性及应用研究[J]. 杨东,轩克辉,董雪峰.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5]太阳能光伏发电中跟踪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丁婷婷,祝雪妹.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2(06)
[6]全自动光伏发电装置的设计[J]. 周天沛.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1(01)
[7]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发展研究[J]. 程启明,程尹曼,汪明媚,倪仁杰. 华东电力. 2009(08)
[8]太阳能利用综述及提高其利用率的途径[J]. 余海.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4(03)
本文编号:3297757
【文章来源】: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0,(1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光电采集装置图
光敏电阻转换电路图如图2所示。其中光电检测装置采用的时光线反射原理,为了减少反应时间、提高追踪效率和精度,将光敏电阻矩阵划分为左区、右区、D1、D3四大区域。当光线照射在左区时,左区检测会给单片机传输实时信号,单片机控制驱动芯片驱动步进电机M1正传,即水平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右区检测到则反之。当D1处检测到光线信号时,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控制驱动芯片驱动步进电机M2反转,即垂直方向上上仰。D3检测出则反之。3 电机驱动电路
步进电机直连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无法正常工作,必须通过驱动电路来驱动步进电机,实现步进电机其功能。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驱动电路通过8个NPN达林顿晶体管的ULN2803构成比较多的驱动电路,连接在阵列非常适合逻辑接口电平数字电路(例如TTL,CMOS或PMOS上/ NMOS)和较高的电流/电压。所有设备功能由集电极输出和钳位二极管瞬态抑制。4 能量采集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新的光电追踪系统信号采集装置设计——应用于太阳能发电[J]. 李欣雪,陈贵镔,彭楚翰,江炼强,刘晓东,曾浈.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0(05)
[2]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应用与技术分析[J]. 陈金波,薛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20)
[3]光伏电池板跟踪系统的设计[J]. 丁健,王俊. 巢湖学院学报. 2014(06)
[4]光敏电阻的特性及应用研究[J]. 杨东,轩克辉,董雪峰.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5]太阳能光伏发电中跟踪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丁婷婷,祝雪妹.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2(06)
[6]全自动光伏发电装置的设计[J]. 周天沛.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1(01)
[7]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发展研究[J]. 程启明,程尹曼,汪明媚,倪仁杰. 华东电力. 2009(08)
[8]太阳能利用综述及提高其利用率的途径[J]. 余海.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4(03)
本文编号:3297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9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