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20:55
  文章搭建了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实验台,测试了该集热系统的热电性能。此外,建立了该集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该集热系统的测量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相近的测试条件下,对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和传统圆形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热电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近的测试条件下,与传统圆形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相比,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日平均热效率和日平均电效率分别提升了16.8%和3.5%,总集热量和总发电量分别提升了78.4%和35.5%。 

【文章来源】:可再生能源. 2019,37(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系统的结构图

示意图,平板热管,集热器,太阳能


水吸收平板热管冷凝端的热量后,温度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开启循环水泵将联箱中的高温循环水输送至集热水箱中的换热盘管内,对换热水箱进行加热;最终,换热后的低温循环水再次返回联箱,从而不断地进行换热循环。图1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系统的结构图Fig.1DiagramofnewflatplateheatpipesolarPV/Tcogenerationsystem热水系统电系统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器工质循环流程膨胀水箱集热水箱电磁流量计水泵光伏逆变控制一体机蓄电池图2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器的实物图Fig.2FlatheatpipePV/Tcollectorphysicalmap图3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器局部断面结构的示意图Fig.3Cross-sectionalviewofpartofnewflatplateheat-pipePV/Tcollector玻璃盖板保温层平板热管光伏板热管微孔槽表1光伏板的各项参数Table1Thetypesandparametersofphotovoltaicpanels参数数值开路电压/V46.6短路电流/A5.93峰值功率/W210峰值功率电压/V37.1峰值功率电流/A5.65光伏电池覆盖率/%95·1140·可再生能源2019,37(8)

示意图,平板热管,集热器,太阳能


联箱中的高温循环水输送至集热水箱中的换热盘管内,对换热水箱进行加热;最终,换热后的低温循环水再次返回联箱,从而不断地进行换热循环。图1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系统的结构图Fig.1DiagramofnewflatplateheatpipesolarPV/Tcogenerationsystem热水系统电系统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器工质循环流程膨胀水箱集热水箱电磁流量计水泵光伏逆变控制一体机蓄电池图2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器的实物图Fig.2FlatheatpipePV/Tcollectorphysicalmap图3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器局部断面结构的示意图Fig.3Cross-sectionalviewofpartofnewflatplateheat-pipePV/Tcollector玻璃盖板保温层平板热管光伏板热管微孔槽表1光伏板的各项参数Table1Thetypesandparametersofphotovoltaicpanels参数数值开路电压/V46.6短路电流/A5.93峰值功率/W210峰值功率电压/V37.1峰值功率电流/A5.65光伏电池覆盖率/%95·1140·可再生能源2019,37(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相变流体的热管式太阳能PV/T热电联供系统实验研究[J]. 陈红兵,栾丹明,褚赛,张磊,李强.  可再生能源. 2017(07)
[2]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性能研究[J]. 陈红兵,张磊,褚赛,栾丹明,李强.  可再生能源. 2016(05)
[3]新型光伏-太阳能环形热管/热泵复合系统[J]. 张龙灿,裴刚,张涛,季杰.  化工学报. 2014(08)
[4]太阳能光伏/热(PV/T)技术的研究进展[J]. 董丹,秦红,刘重裕,靳晓钒.  化工进展. 2013(05)
[5]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运行实验研究[J]. 穆志君,关欣,刘鹏.  节能技术. 2009(05)
[6]PV/T太阳能热泵系统的性能研究[J]. 裴刚,季杰,何伟,孙炜.  中国工程科学. 2006(09)

硕士论文
[1]长春地区平板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系统应用研究[D]. 马帅.吉林建筑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28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328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6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