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法的生物质焦油中苯酚气化制氢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10:53
采用正交实验法和极差分析法,以苯酚作为生物质焦油模化物,Si C多孔泡沫陶瓷作为催化剂负载体,实验研究不同气化反应条件和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苯酚气化制氢的H2产率、气化效率和H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化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煅烧时间是影响气化指标的关键因素。H2产率最优时对应的反应条件为气化反应温度800℃,水碳比(S/C)为6,催化剂负载量为6%;H2产率最优时对应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煅烧时间1 h,煅烧温度700℃,孔隙率为20 ppi。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2018,39(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
1.1 催化剂负载体及催化剂制备
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1.3 正交实验设计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1.1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1.2 水碳比 (S/C)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1.3 催化剂负载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 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1 催化剂煅烧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2 催化剂煅烧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3 孔隙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 不同催化剂负载体对H2产率的影响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堇青石载体预处理对蜂窝状催化剂的影响[J]. 赵金双,娄晓荣,王婧,刘鹏飞,何凯,李哲. 煤炭转化. 2014(01)
[2]焦炭对焦油模型化合物的催化裂解实验研究[J]. 米铁,唐宁路,吴正舜,刘晓燕,孙婷婷. 太阳能学报. 2013(01)
[3]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 陈璐,黎阳,刘卫. 陶瓷学报. 2011(04)
[4]载体对合成气制甲烷镍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李霞,杨霞珍,唐浩东,刘化章. 催化学报. 2011(08)
[5]生物质焦催化裂解萘和苯酚的实验[J]. 彭军霞,赵增立,潘守聚,李海滨. 农业机械学报. 2010(05)
[6]苯酚低温催化水蒸气重整制氢[J]. 项益智,孔令鸟,卢春山,马磊,张群峰,李小年. 化工学报. 2009(07)
[7]生物质焦油及其馏分的成分分析[J]. 王素兰,张全国,李继红. 太阳能学报. 2006(07)
[8]生物质气化焦油催化裂解特性[J]. 王铁军,常杰,吴创之,陈勇. 太阳能学报. 2003(03)
本文编号:3361980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2018,39(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
1.1 催化剂负载体及催化剂制备
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1.3 正交实验设计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1.1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1.2 水碳比 (S/C)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1.3 催化剂负载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 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1 催化剂煅烧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2 催化剂煅烧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2.3 孔隙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 不同催化剂负载体对H2产率的影响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堇青石载体预处理对蜂窝状催化剂的影响[J]. 赵金双,娄晓荣,王婧,刘鹏飞,何凯,李哲. 煤炭转化. 2014(01)
[2]焦炭对焦油模型化合物的催化裂解实验研究[J]. 米铁,唐宁路,吴正舜,刘晓燕,孙婷婷. 太阳能学报. 2013(01)
[3]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 陈璐,黎阳,刘卫. 陶瓷学报. 2011(04)
[4]载体对合成气制甲烷镍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李霞,杨霞珍,唐浩东,刘化章. 催化学报. 2011(08)
[5]生物质焦催化裂解萘和苯酚的实验[J]. 彭军霞,赵增立,潘守聚,李海滨. 农业机械学报. 2010(05)
[6]苯酚低温催化水蒸气重整制氢[J]. 项益智,孔令鸟,卢春山,马磊,张群峰,李小年. 化工学报. 2009(07)
[7]生物质焦油及其馏分的成分分析[J]. 王素兰,张全国,李继红. 太阳能学报. 2006(07)
[8]生物质气化焦油催化裂解特性[J]. 王铁军,常杰,吴创之,陈勇. 太阳能学报. 2003(03)
本文编号:3361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36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