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21:46
  本文根据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特性、气化基本原理、燃烧设备热力特性参数及热性能指标,经过多次样机试制及改进,研制出适合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供热量为10kw的试验用生物质锅炉。通过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模拟试验,并结合灰熔融特征温度来预测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的结渣特性,分析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结渣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实验得出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具有严重结渣性。在保证充分燃烧和负荷要求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和控制燃烧风量、燃料量来降低炉内温度,防止或减轻结渣;应调整风速、风量,改善燃烧质量,将炉内烟气中还原性气氛降低,使结渣降低到最低水平。在设计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模拟燃烧试验台上,系统研究了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的燃烧特性、排放特性和结渣特性规律。通过本试验研究也得出了最佳的二次风送风位置、一、二次风量配比率和最佳的燃料层厚度,并结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机理及燃烧特性分析,为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试验当中得出的二次风量、位置及厚度对锅炉的燃烧状况、排放、结渣等影响,为今后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的结构定型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的试验研究


气化反应器

气化反应器,燃烧器,下吸式


上吸式、下吸式气化反应器和气化反应器燃烧器如图 2.4、2.5 所示,经样机试验发现:下吸式气化反应器要比上吸式点火容易,点火时需在底部供应二次风;生物质颗粒燃料气化产生可燃气体燃烧火焰强度与气化反应器燃烧器口大小有关。该气化反应器采用手推式进料,定期除渣,结构简单,气化程度高,洁净燃烧,排烟中 CO 含量低于 100ppm;但调整困难,较易结焦,供气周期性大。

预混燃烧器


图 2.6 气化预混燃烧器 图 2.7 气化预混燃烧试验装置○3气化燃烧换热一体化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立式和卧式气化燃烧换热一体化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如图 2.8、2.9 所卧式气化燃烧换热一体化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基本结构:为使生物质颗粒燃稳定洁净燃烧,采用固相燃烧室、气相燃烧室、燃烬燃烧室三室结构,气相烧室尾部采用了旋流结构,高温燃烧产物及未燃烬可燃气体在此旋流混合烧,降低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设置双回程水管形式对流受热面,烟气高横向冲刷管外,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试验测得数据:蒸发量大约 200kg/排烟中 CO 含量在 540—600ppm 之间,排烟温度 145—151℃,排烟处过量空系数在 1.75—2.1 之间。经过该样机试验得出此卧式气化燃烧换热一体化生质颗粒燃料锅炉洁净燃烧,气化效果好,热效率高,但自动化程度不高,需工拨火除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质型煤灰熔融性的实验研究[J]. 潘兰英,冯千武,赵静,董公哲,李媛媛,张建海,王中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2]生物质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J]. 蒋国良,袁超,史景钊,褚伟,王淮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04)
[3]关于利用生物质能技术的思考[J]. 刘宇刚.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4]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现状与展望[J]. 魏学锋,刘建平.  云南环境科学. 2005(02)
[5]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的发展研究[J]. 张明,袁益超,刘聿拯.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5(01)
[6]中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评价[J]. 骆仲泱,周劲松,王树荣,余春江,方梦祥,岑可法.  中国能源. 2004(09)
[7]中国生物质能的利用状况及展望[J]. 李改莲,王远红,杨继涛,李继红,黄浩,张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1)
[8]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J]. 王树义.  吉林畜牧兽医. 2004(01)
[9]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的积灰结渣特性[J]. 宋鸿伟,郭民臣,王欣.  节能与环保. 2003(09)
[10]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理论分析[J]. 刘圣勇,赵迎芳,张百良.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2(06)

硕士论文
[1]大型电站锅炉炉内结渣问题研究[D]. 裴志伟.华北电力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371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371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