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壳的化学改性及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02:04
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环保型燃料,是优良的石油燃料替代品。研究生物柴油对缓解能源危机和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同时可以避免传统均相碱催化酯交换合成工艺中产物分离提纯困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研究固体碱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目前生物柴油催化剂制备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天然产物虾壳为原料,采用不完全碳化、负载化学改性剂和活化三步合成策略,制备出用于生物柴油生产的虾壳酯交换催化剂。分别研究了KF、KI、K2CO3、NH4HCO3和NaNO2五种化学改性剂对虾壳的化学改性,其中KF、K2CO3对虾壳的化学改性所得到的催化剂,催化菜籽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活性较高。因此,对这两种虾壳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催化性能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对KF改性的虾壳催化剂,研究了碳化温度、活化温度、KF负载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品的扫描电镜图:(a)450Oc碳化的虾壳;伪)600“C碳化的虾壳;(c)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的虾壳催化剂;(d)使用后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的虾壳催化
shrimPshelleatalyst.Reaetioneonditions:methanolloilmolarratio12:1, reaetiontime3h, reactiontemPeratUre65”C.由图4一17可知,及CO:的改性效果最好,酉旨化率达到97.9%,KF次之,酉旨化率达到89.1%,KI改性效果最差,酉旨化率只有47.9%。凡CO3热稳定性很好,加热至 1000”C也不分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固体酸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J]. 陈和,王金福. 过程工程学报. 2006(04)
[2]基于酸催化的餐饮业废弃油脂与醇类酯化反应试验研究[J]. 姚亚光,纪威,符太军,张传龙,周庆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03)
[3]虾、蟹、螺副产物的营养价值[J]. 王润莲,张政军,梁沛琼,秦恩华,梁羽红. 饲料研究. 2006(06)
[4]高活性离子液体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J]. 吴芹,陈和,韩明汉,王金福,王德峥,金涌. 催化学报. 2006(04)
[5]葵花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 王蓉辉,曹祖宾,王亮,李丹东,杨培志. 广州化工. 2006(01)
[6]小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 苏有勇,刘士清,张无敌,刘伟伟. 能源工程. 2006(01)
[7]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J]. 孙世尧,王连鸳,杨基础. 精细石油化工. 2006(01)
[8]固体碱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J]. 蒋绍亮,章福祥,关乃佳. 石油化工. 2006(01)
[9]生物质能研发展望[J]. 匡廷云,马克平,白克智. 中国科学基金. 2005(06)
[10]生物柴油的超临界制备工艺研究[J]. 肖建华,王存文,吴元欣,王为国,李旺春,孙赵丽. 中国油脂. 2005(12)
博士论文
[1]乌桕梓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 陈文伟.南昌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4455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品的扫描电镜图:(a)450Oc碳化的虾壳;伪)600“C碳化的虾壳;(c)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的虾壳催化剂;(d)使用后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的虾壳催化
shrimPshelleatalyst.Reaetioneonditions:methanolloilmolarratio12:1, reaetiontime3h, reactiontemPeratUre65”C.由图4一17可知,及CO:的改性效果最好,酉旨化率达到97.9%,KF次之,酉旨化率达到89.1%,KI改性效果最差,酉旨化率只有47.9%。凡CO3热稳定性很好,加热至 1000”C也不分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固体酸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J]. 陈和,王金福. 过程工程学报. 2006(04)
[2]基于酸催化的餐饮业废弃油脂与醇类酯化反应试验研究[J]. 姚亚光,纪威,符太军,张传龙,周庆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03)
[3]虾、蟹、螺副产物的营养价值[J]. 王润莲,张政军,梁沛琼,秦恩华,梁羽红. 饲料研究. 2006(06)
[4]高活性离子液体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J]. 吴芹,陈和,韩明汉,王金福,王德峥,金涌. 催化学报. 2006(04)
[5]葵花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 王蓉辉,曹祖宾,王亮,李丹东,杨培志. 广州化工. 2006(01)
[6]小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 苏有勇,刘士清,张无敌,刘伟伟. 能源工程. 2006(01)
[7]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J]. 孙世尧,王连鸳,杨基础. 精细石油化工. 2006(01)
[8]固体碱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J]. 蒋绍亮,章福祥,关乃佳. 石油化工. 2006(01)
[9]生物质能研发展望[J]. 匡廷云,马克平,白克智. 中国科学基金. 2005(06)
[10]生物柴油的超临界制备工艺研究[J]. 肖建华,王存文,吴元欣,王为国,李旺春,孙赵丽. 中国油脂. 2005(12)
博士论文
[1]乌桕梓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 陈文伟.南昌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4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38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