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西沙群岛宣德环礁的地震层序发育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12 23:50
  宣德环礁是一个新生代的碳酸盐台地,也是永兴岛所在地。为了更好地了解台地的结构演化,我们在宣德环礁首次开展了高分辨率地震试验,试验得到了高分辨率的过现代岛礁区域的地震剖面,利用这些地震剖面将岛礁地层划分为5个地震层序,分别是SQ1(下中新统)、SQ2(中中新统)、SQ3(上中新统)、SQ4(上新统)、SQ5(第四系)。在层序格架的约束下,探讨了不同时期台地发育特征和演化规律,希望能为西沙海域关于岛礁地层地震层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素材。 

【文章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3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西沙群岛宣德环礁的地震层序发育特征


图4初始叠加剖面Fig.4Preliminaryseismicimagingbeforemigration

去噪,差值,偏移孔径,偏移成像


波;(3)速度分析:精细速度分析,偏移速度百分比扫描迭代;(4)剩余多次压制:采用分频、分时方法,压制剩余多次波(图5);(5)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其中关键参数为偏移孔径和偏移角度。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此分别进行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最终生产采用的参数;(6)叠后去噪:为了保证有效波的成分,同时使得偏移后输出成果利于后续解释需要,结合原始资料品质特征,资料特征进行叠后地震剖面修饰处理(图6)。图5剩余多次压制A为去噪前;B为去噪后;C为差值Fig.5Attenuationofremainedmultiple图6叠后压噪前后对比为压噪前;B为压噪后Fig.6Comparisonofseismicpoststackbeforeandafternoiseattenuation2.2偏移参数试验结果偏移孔径是指沿INLINE方向偏移算子最大空间延伸的距离,它决定了偏移成像道对偏移成像的贡献大小,即对偏移成像的好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偏移孔径太大则噪音成分加大,偏移孔径太小则造成偏移归位不理想,这里的偏移孔径为半径(图7)。本次地震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偏移孔径400m(1000ms)、600m(3000ms)地震反射同相轴归位效果较佳(图7A),已达到解释要求,加大偏移孔径反而带来不必要的噪音(图7B,C,D)。偏移角度是指偏移成像过程中保留的最大角度,它不仅限制了偏移算子的空间扩展范围,而且对偏移算法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偏移运算

叠后,前后对比,偏移孔径


压制剩余多次波(图5);(5)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其中关键参数为偏移孔径和偏移角度。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此分别进行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最终生产采用的参数;(6)叠后去噪:为了保证有效波的成分,同时使得偏移后输出成果利于后续解释需要,结合原始资料品质特征,资料特征进行叠后地震剖面修饰处理(图6)。图5剩余多次压制A为去噪前;B为去噪后;C为差值Fig.5Attenuationofremainedmultiple图6叠后压噪前后对比为压噪前;B为压噪后Fig.6Comparisonofseismicpoststackbeforeandafternoiseattenuation2.2偏移参数试验结果偏移孔径是指沿INLINE方向偏移算子最大空间延伸的距离,它决定了偏移成像道对偏移成像的贡献大小,即对偏移成像的好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偏移孔径太大则噪音成分加大,偏移孔径太小则造成偏移归位不理想,这里的偏移孔径为半径(图7)。本次地震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偏移孔径400m(1000ms)、600m(3000ms)地震反射同相轴归位效果较佳(图7A),已达到解释要求,加大偏移孔径反而带来不必要的噪音(图7B,C,D)。偏移角度是指偏移成像过程中保留的最大角度,它不仅限制了偏移算子的空间扩展范围,而且对偏移算法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偏移运算量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偏移角度对偏移成像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上偏移角度大,对断面和地层倾角较大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stronomical tuning and magnetostratigraphy of Neogene biogenic reefs in Xisha Islands, South China Sea[J]. Liang Yi,Zhimin Jian,Xinyu Liu,Youhua Zhu,Daojun Zhang,Zhenfeng Wang,Chenglong Deng.  Science Bulletin. 2018(09)
[2]New insights on the origin of the basement of the Xisha Uplift,South China Sea[J]. ZHU WeiLin,XIE XiNong,WANG ZhenFeng,ZHANG DaoJun,ZHANG ChengLi,CAO LiCheng,SHAO Lei.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7(12)
[3]西沙海域中新世碳酸盐台地的时空分布及其油气成藏模式[J]. 杨振,张光学,张莉,吴时国,祝幼华,强昆生,鄢伟.  地质学报. 2017(06)
[4]南海礼乐滩碳酸盐台地的发育及其新生代构造响应[J]. 方鹏高,丁巍伟,方银霞,赵中贤.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12)
[5]西沙群岛西科1井中新统-上新统白云岩微观特征及成因[J]. 王振峰,时志强,张道军,黄可可,尤丽,段雄,李胜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4)
[6]南海西沙西科1井层序地层格架与礁生长单元特征[J]. 朱伟林,王振峰,米立军,杜学斌,解习农,陆永潮,张道军,孙志鹏,刘新宇,尤丽.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4)
[7]南海共轭陆缘新生代碳酸盐台地对海盆构造演化的响应[J]. 吴时国,张新元.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2)
[8]西沙海区晚新生代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模式及控制因素[J]. 杨振,吴时国,吕福亮,王大伟,王彬,鲁银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5)
[9]Sedimentary facies and evolution of aeolianites on Shidao Island,Xisha Islands[J]. 赵强,吴时国,许红,孙启良,王彬,孙运宝,曹飞,贺晓苏.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1(02)



本文编号:3433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433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