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真空管与平板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发布时间:2021-11-06 13:14
  建筑能耗的日益增长使得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到更多关注。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但是如果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环保性能如何,真空管式和平板式两种使用最多的集热器在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方面有何差异?本文在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真空管式和平板式两种太阳能热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设运行监测平台,对运行效果进行监测,然后采用仿真模拟等手段对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实际工程为基础,通过分析需求、确定数据传输方案、选择硬件以及系统设计等环节,搭建了一套太阳能热水系统监测平台,实现了系统运行数据的采集、远传、存储和展示等功能。其次,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仿真模型,对两种太阳能热水系统分别进行了运行效果的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全年平均集热效率为42.9%,低于平板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47.1%,而根据集热器实际采光面积计算后得到的系统实际集热效率,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要更高一些;同时得出了两种系统的理论全年累积集热量和水泵耗电量。最后,对两种系统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环...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真空管与平板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001-2011年建筑总能耗和能耗强度的逐年变化

示意图,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示意图


(a)集中式 (b)集中-分散式图 1-2 集中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示意图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应用从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初起步,但受限于当时住房分配制度和计划经济等因素,太阳能热水的发展十分缓慢,除了少数个别的应用项目外,太阳能热水器的制造生产完全是空白的。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90年代初,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使得太阳能作为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20 实际 70 年代中期,美国欧文斯(Owens)公司首先研制开发出全玻璃管真空集热管,之后多个国家对各种类型的真空管集热器进行了研究开发,其中一些还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美籍华人贝律昆先生送给我国几只全玻璃真空集热管样品,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不久,沈阳玻璃计器厂首先研制成功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并代表中国参加了 1982 年在美国举办的世界能源博览会。1984 年,以殷志强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磁控溅射渐变铝-氮/铝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并逐步实现了产业化,促进了太阳能热水产业的

示意图,太阳能集热器,平板式,示意图


第 1 章 绪论太阳房、太阳能温室,还是太阳能干燥、太阳能工业加热、太阳能热都离不开太阳能集热器,都是以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系统的动力或者核。根据吸热体的形态结构不同,太阳能集热器主要可分为两类:平板式热器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3.1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是应用最多的太阳能利用部件,也一直是世界范能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工业用水加热、建筑物采暖等多个领域。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吸热板、透明盖板、隔热层,如图 1-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发展综述[J]. 马健.  江苏科技信息. 2017(22)
[2]家用平板太阳能热水器或迎发展新机遇[J]. 黄逊青.  电器. 2013(08)
[3]中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区域分析[J]. 李柯,何凡能.  地理科学进展. 2010(09)
[4]全玻璃真空管太阳热水器的全生命周期能量环境效益分析[J]. 原鲲,田雅林,王革华,赵娟,周小雯,殷志强.  太阳能学报. 2009(02)
[5]平板型与真空管型太阳能热水器发展状况分析[J]. 李勇,胡明辅,赵宏伟,李永赞.  应用能源技术. 2007(11)
[6]当今世界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状况[J]. 焦青太.  建筑节能. 2007(08)
[7]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 王克红,赵黛青,王伟.  能源工程. 2006(05)
[8]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技术[J]. 曹军义,刘曙光.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1(06)
[9]城市排水泵站远程数据监测系统开发研究[J]. 苏芷莉,陈赫贝.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1(10)

博士论文
[1]物联网控制系统中信息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 王岩.东北林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严寒地区带辅助热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研究[D]. 程勃.吉林建筑大学 2016
[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D]. 李克琳.清华大学 2015
[3]基于internet技术的远程设备状态监测关键技术的研究[D]. 张南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4]福州地区高校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及监测平台研究开发[D]. 钟林志.福州大学 2014
[5]基于GPRS的太阳能智能热水系统的研究[D]. 陶虎.广西大学 2013
[6]基于GaBi5软件的板翅式全热交换器生命周期评估[D]. 赵春晴.南京理工大学 2013
[7]太阳能热水工程远程监测系统的研发[D]. 冯鉴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3
[8]太阳能热利用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雨.上海海洋大学 2012
[9]太阳能中央集热系统监控软件开发[D]. 陈晓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基于B/S模式的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及软件实现[D]. 廖俊.西南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79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479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d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