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三种不同天然木质纤维素材料降解过程中物种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6 20:25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存储量最多的可再生碳源,开发以木质纤维类为原料的清洁能源,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探讨真核生物对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本文通过PCR克隆文库构建,克隆测序并结合RDP真菌分类鉴定,对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及木材腐烂样品中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核心种群以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pisthokonta(55%)和SAR(36.1%)是最主要的优势群,多样性也最为丰富,其次为Archaeplastida(0.3%)及未定义真核生物等。对同时期三个样品的对比分析表明,小麦秸秆中真核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都明显高于玉米秸秆和腐烂树木,并且,小麦秸秆分解期间真核生物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更高。在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不同的微生物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将会使木质纤维素降解方面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科学. 2018,43(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2 样品总DNA的提取
    1.3 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腐烂树木中真核生物1 8 S rRNA基因的扩增和文库构建
    1.4 18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的筛选、测序、数据处理和OTU聚类
    1.5 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腐烂树木中真核生物的分类、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腐烂树木中真核生物18S rRNA基因的PCR扩增、文库筛选和测序1 8 S rRN
    2.2 真核生物18S rDNA基因序列的拼接和OTU聚类分析
    2.3 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腐烂树木中真核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2.4 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腐烂树木中真核生物的群落数量、结构组成和对比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中的生物信息学方法[J]. 魏子艳,金德才,邓晔.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5)
[2]真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田朝光,马延和.  生物工程学报. 2010(10)
[3]森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J]. 严海元,辜夕容,申鸿.  生态学杂志. 2010(09)
[4]纤维素酶与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转化的研究进展[J]. 方诩,秦玉琪,李雪芝,王禄山,汪天虹,朱明田,曲音波.  生物工程学报. 2010(07)
[5]不同地区森林土壤降解天然木质纤维素能力的分析评价[J]. 吕睿瑞,田宝玉,高媛媛,林伟铃,王春香,黄建忠.  生物技术. 2010(02)
[6]福州森林红壤细菌的菌群结构及其功能分析[J]. 黄钦耿,田宝玉,江贤章,柯崇榕,徐燕,杨欣伟,黄建忠.  生物技术通报. 2009(03)
[7]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李万良,刘武仁.  吉林农业科学. 2007(03)
[8]木材上的微生物类群对木材的分解及其演替规律[J]. 池玉杰,刘智会,鲍甫成.  菌物研究. 2004(03)

硕士论文
[1]天然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的宏基因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分析[D]. 周俊雄.福建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80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480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