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6 09:40
  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物进行厌氧发酵,不仅能够产出生物质能源、改进能源结构,还能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促进生态、经济同步发展。在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过程中,原料配比、预处理剂差异、外部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厌氧发酵效果。为了促进生物质能源生产效率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开展试验优化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物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和牛粪按照1∶1比例获取混合物进行厌氧发酵,并将浓度为2%的H2O2作为预处理剂,厌氧效果最佳。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 2019,(0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优化分析


不同预处理剂下的产气趋势

趋势图,预处理剂,产气,浓度


35河南农业2019年第1期(中)HENANNONGYE农业机械NONGYEJIXIE注:●表示累积产气量;○表示日产气量。图3不同预处理剂浓度下的产气趋势注:●表示累积产气量;○表示日产气量。图4不同原料配比条件下的产期趋势1∶1的混合物进行厌氧发酵,并将浓度为2%的H2O2作为预处理剂,能够获得最佳的厌氧发酵效果。四、结语水稻秸秆和牛粪作为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利用两者进行厌氧发酵,对促进清洁能源生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试验对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水稻秸秆和牛粪按照1∶1比例获取混合物进行厌氧发酵,并将浓度为2%的H2O2作为预处理剂,厌氧效果最佳。参考文献:[1]王艳芹,付龙云,杨光,等.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等混合物料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6):1173.[2]孙亚飞.基于秸秆与粪便混合原料的富氢沼气发酵工艺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6.[3]梁仲燕,戴本林,郭旭晶,等.H3PO4预处理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J].中国沼气,2016(3):31.[4]张钧,王月,黄培操,等.牛粪水稻秸秆厌氧共发酵产沼气操作参数优化[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7(1):58.[5]姜宗姗,平佳芃,郭延凯,等.牛粪与玉米秸秆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速率的影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6(4):396.

趋势图,原料配比,趋势,厌氧发酵


35河南农业2019年第1期(中)HENANNONGYE农业机械NONGYEJIXIE注:●表示累积产气量;○表示日产气量。图3不同预处理剂浓度下的产气趋势注:●表示累积产气量;○表示日产气量。图4不同原料配比条件下的产期趋势1∶1的混合物进行厌氧发酵,并将浓度为2%的H2O2作为预处理剂,能够获得最佳的厌氧发酵效果。四、结语水稻秸秆和牛粪作为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利用两者进行厌氧发酵,对促进清洁能源生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试验对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水稻秸秆和牛粪按照1∶1比例获取混合物进行厌氧发酵,并将浓度为2%的H2O2作为预处理剂,厌氧效果最佳。参考文献:[1]王艳芹,付龙云,杨光,等.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等混合物料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6):1173.[2]孙亚飞.基于秸秆与粪便混合原料的富氢沼气发酵工艺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6.[3]梁仲燕,戴本林,郭旭晶,等.H3PO4预处理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J].中国沼气,2016(3):31.[4]张钧,王月,黄培操,等.牛粪水稻秸秆厌氧共发酵产沼气操作参数优化[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7(1):58.[5]姜宗姗,平佳芃,郭延凯,等.牛粪与玉米秸秆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速率的影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6(4):39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牛粪水稻秸秆厌氧共发酵产沼气操作参数优化[J]. 张钧,王月,黄培操,管贤贤,卢赫宇,孙洋洋,石利军.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7(01)
[2]牛粪与玉米秸秆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速率的影响[J]. 姜宗姗,平佳芃,郭延凯,陈兴华,郭建博,廉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6(04)
[3]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等混合物料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J]. 王艳芹,付龙云,杨光,袁长波,李明华,姚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06)
[4]H3PO4预处理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J]. 梁仲燕,戴本林,郭旭晶,张云飞.  中国沼气. 2016(03)

硕士论文
[1]基于秸秆与粪便混合原料的富氢沼气发酵工艺研究[D]. 孙亚飞.河南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98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498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