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生物燃料及高价值产物的代谢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11 02:46
微藻是当今代谢工程领域最具潜力的燃料生物质来源之一.其结构简单、基因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其可通过不同的代谢工程手段得到丰富多样的生物燃料和高价值产物.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微藻在脂质、氢气、乙烯、醇类、脂肪醇和脂肪烃、糖类、萜类及其他高价值产物的生产中取得的进展,并通过介绍着眼于改变光合作用关键酶体或复合物以提升生物质产量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质合成代谢途径的改变对上游光合作用的潜在影响.结合系统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高效的微藻株系,改变碳流方向以提升生物质的合成效率,实现高效地同源重组,提高外源基因在微藻内的表达效率是微藻代谢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各个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改良微藻代谢的新模式,以期对微藻代谢研究及后续的工程改造有所启示.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49(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代谢工程在微藻生物燃料及高价值产物中的应用
1.1 脂质
1.2 氢气
1.3 乙烯
1.4 醇类
1.5 脂肪醇和脂肪烷烃
1.6 糖类
1.7 萜类及其他高价值产物
2 就如何提高代谢工程效率的若干探讨
2.1 微藻的筛选
2.2 碳的固定和分配
2.3 真核微藻之同源重组
2.4 外源基因的表达效果不佳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将生物信息学与有机化学结合初探酶促反应原理与实践——介绍一个国外本科生实验并讨论其相关问题[J]. 田杰,王志鹏,马新雨,蒋振雄,许兵. 大学化学. 2019(02)
[2]浅析氨基酸代谢在生物有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 王志鹏,马新雨,颜惠娟,田杰. 大学化学. 2019(01)
[3]从蛋白质糖基化的结构到功能:以丝氨酸/苏氨酸O-(N-乙酰)葡糖胺修饰为例[J]. 田杰,马新雨,王志鹏. 生命的化学. 2018(05)
[4]从人造碱基重议天然碱基结构、性质与功能[J]. 王志鹏,王田,马新雨,张军. 生命的化学. 2017(06)
[5]基于辅因子化学本质及功能的分类与讨论[J]. 王志鹏,邓耿. 大学化学. 2016(04)
[6]生命体系中金属元素的作用机理与选择原理[J]. 王志鹏,邱天,袁金颖. 化学教育. 2016(06)
[7]人工miRNA沉默基因的研究[J]. 张献贺,孔稳稳,李勇,李晶. 生物技术通报. 2014(04)
[8]能源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J]. 张海阳,匡亚莉,林喆. 化工进展. 2013(09)
[9]固碳产油微藻的基因工程改造[J]. 于水燕,赵权宇,史吉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12)
[10]分子生物学在微藻分类研究中的应用[J]. 甄毓,于志刚,米铁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本文编号:3533871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49(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代谢工程在微藻生物燃料及高价值产物中的应用
1.1 脂质
1.2 氢气
1.3 乙烯
1.4 醇类
1.5 脂肪醇和脂肪烷烃
1.6 糖类
1.7 萜类及其他高价值产物
2 就如何提高代谢工程效率的若干探讨
2.1 微藻的筛选
2.2 碳的固定和分配
2.3 真核微藻之同源重组
2.4 外源基因的表达效果不佳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将生物信息学与有机化学结合初探酶促反应原理与实践——介绍一个国外本科生实验并讨论其相关问题[J]. 田杰,王志鹏,马新雨,蒋振雄,许兵. 大学化学. 2019(02)
[2]浅析氨基酸代谢在生物有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 王志鹏,马新雨,颜惠娟,田杰. 大学化学. 2019(01)
[3]从蛋白质糖基化的结构到功能:以丝氨酸/苏氨酸O-(N-乙酰)葡糖胺修饰为例[J]. 田杰,马新雨,王志鹏. 生命的化学. 2018(05)
[4]从人造碱基重议天然碱基结构、性质与功能[J]. 王志鹏,王田,马新雨,张军. 生命的化学. 2017(06)
[5]基于辅因子化学本质及功能的分类与讨论[J]. 王志鹏,邓耿. 大学化学. 2016(04)
[6]生命体系中金属元素的作用机理与选择原理[J]. 王志鹏,邱天,袁金颖. 化学教育. 2016(06)
[7]人工miRNA沉默基因的研究[J]. 张献贺,孔稳稳,李勇,李晶. 生物技术通报. 2014(04)
[8]能源微藻采收技术研究进展[J]. 张海阳,匡亚莉,林喆. 化工进展. 2013(09)
[9]固碳产油微藻的基因工程改造[J]. 于水燕,赵权宇,史吉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12)
[10]分子生物学在微藻分类研究中的应用[J]. 甄毓,于志刚,米铁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本文编号:3533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53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