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山区旱地猪—沼—粮(玉米)循环模式的研究与效益评价

发布时间:2021-12-23 15:09
  在一块0.66 hm2试验地上,开展了连续7年以沼气为纽带,以猪粪尿、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猪—沼—粮(玉米)循环模式研究,并进行了效益评估。结果表明,经连续7年实施猪—沼—粮循环转化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15.69%、173.97%、151.87%和117.19%;土壤团聚体、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分别增加88.06%、60.29%和50.58%,容重降低19.88%;土壤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放线菌总数和微生物总数分别增加93.97%、338.10%、71.71%和93.96%;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年每公顷土地增加42 473.1元。 

【文章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点
    1.2 模式设计
    1.3 测定方法
    1.4 效益评价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沼—粮 (玉米) 循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1.2 对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
        2.1.3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2 经济效益评价
        2.2.1 沼气效益
        2.2.2 种植效益
        2.2.3 养殖效益
        2.2.4 综合经济效益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J]. 成智涛,谭振华.  湖南农业. 2012(10)
[2]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慕平,张恩和,王汉宁,方永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03)
[3]北京农业废弃物现状与循环利用模式探讨[J]. 袁顺全,韩洁.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4)
[4]几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J]. 邓旭先.  河南农业. 2011(11)
[5]长期秸秆还田及休闲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周波,刘登民,劳秀荣,聂俊华,孙伟红.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
[6]国外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 唐红英,胡延杰.  世界林业研究. 2008(03)
[7]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宫亮,孙文涛,王聪翔,刘艳,汪仁.  玉米科学. 2008(02)
[8]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 孙星,刘勤,王德建,张斌.  土壤. 2007(05)
[9]畜禽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J]. 郭云霞,黄仁录,郝庆红.  养殖与饲料. 2006(12)
[10]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J]. 孙振钧,孙永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01)



本文编号:3548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548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8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