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操作参数对催化裂解旋流反应器流动梯度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7 20:46
  为揭示旋流反应器内生物质热解气与催化剂的混合流动状态,加速生物质热解气的催化裂解,利用本实验室自制的生物质催化裂解旋流反应器,采用k-ε模型与Eulerian双流体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入口气速和催化剂粒径对反应器内的固相体积分数、压力、速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速度变量下,轴向气相速度的改变对于反应器内的体积分数分布影响较小,而切向气相速度的影响较大。接触主反应区内,催化剂粒径为10μm左右时,混合程度最优;在反应分离耦合区内,颗粒粒径改变对分离效果无显著影响。4种催化剂粒径工况下,粒径10μm状态更有利于气固两相的分离;入口速度改变时,较大的切向入口速度可导致气体流量增大,有利于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提升气固分离效果。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4(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操作参数对催化裂解旋流反应器流动梯度场的影响


反应器示意图

示意图,反应器,网格,生物质


为了更好地研究新型生物质催化裂解旋流反应器的气固分布特征,本文模型以接触主反应区顶点中心为坐标原点,其中Z轴竖直向上,主要分为上半部分的接触主反应区与下半部分的反应分离耦合区,计算区域如图2所示。利用Gambit对新型生物质催化裂解旋流反应器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最终网格总数量为32.8万。1.2 计算方法

对比图,实验值,对比图,截面


为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对空气密度ρair=1.29 kg?m-3,催化剂颗粒密度ρcat=1000 kg?m-3,催化剂粒径dp=0.01 mm, 入口固相体积分数e=0.1,速度v2工况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如图3所示。并采用智能型七孔球探针测试仪对反应器内Z=-400 mm截面上的速度进行测量,得到轴向速度va与切向速度vt值,经分析得实验值与模拟值的误差在5%之内。2.2 反应器内固相体积分数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旋流导叶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涡旋流动特性[J]. 张玉春,易维明,李志合,付鹏,王娜娜,田纯焱.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2)
[2]生物质催化热解技术研究进展[J]. 孟光范,孙来芝,陈雷,赵保峰,张晓东.  山东科学. 2016(04)
[3]气液两相绕流钝体稳燃器的冷态数值研究[J]. 许欢,李志强,董鹤,杨青,邵兴晨.  航空动力学报. 2014(10)
[4]短接触旋流反应器混合腔内离散颗粒分布特性的模拟[J]. 王振波,张玉春,徐春明.  化工机械. 2014(03)
[5]工艺参数对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颗粒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J]. 张玉春,王振波,金有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3(01)
[6]生物质催化热解研究进展[J]. 刘小娟,于凤文,罗瑶,黄承洁,计建炳.  能源工程. 2010(01)
[7]湍流模型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J]. 陈永辉,王强,朴明波.  能源与环境. 2009(02)
[8]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Ⅱ气固两相的流动规律[J]. 祝京旭,魏飞.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1996(03)

博士论文
[1]生物质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D]. 谭洪.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75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575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