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低温高压储氢密度和能耗的理论分析及比较
发布时间:2022-01-16 21:23
如何安全、高效、经济地储存氢气已成为氢能利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传统储氢手段,如室温高压储氢、液化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等存在或储氢密度低、或液化功率高、或需高温加热再生释氢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在氢气临界压力之上的低温高压储氢方式,可在压力不必太高,温度不必太低的情况下实现储氢释氢过程.分析发现,综合储氢密度及储氢能耗, 3种物理储氢方法优劣为:低温高压储氢>室温70 MPa储氢>液化储氢;在储氢压力10 MPa以上存在单位储氢能耗下的储氢密度极大值.本文推荐低温高压储氢参数为:50 MPa,100 K;45 MPa,100 K; 40 MPa, 90 K; 35 MPa, 80 K; 30 MPa, 70 K,其储氢密度在62.3~65.3 kg/m3之间.
【文章来源】:科学通报. 2019,64(2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储氢技术现状
2 低温高压储氢思路
2.1 氢气增压分析
2.2 氢气冷却制冷效率分析
2.3 低温高压储氢密度及能耗分析
2.4 理想储氢区域及燃料电池储氢应用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氢储存技术及其储能应用研究进展[J]. 高金良,袁泽明,尚宏伟,雍辉,祁焱. 金属功能材料. 2016(01)
[2]高容量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 刘永锋,李超,高明霞,潘洪革. 自然杂志. 2011(01)
本文编号:3593446
【文章来源】:科学通报. 2019,64(2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储氢技术现状
2 低温高压储氢思路
2.1 氢气增压分析
2.2 氢气冷却制冷效率分析
2.3 低温高压储氢密度及能耗分析
2.4 理想储氢区域及燃料电池储氢应用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氢储存技术及其储能应用研究进展[J]. 高金良,袁泽明,尚宏伟,雍辉,祁焱. 金属功能材料. 2016(01)
[2]高容量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J]. 刘永锋,李超,高明霞,潘洪革. 自然杂志. 2011(01)
本文编号:3593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59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