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茶梗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22:36
  为综合利用茶梗废弃物,采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法(TG-DTA)研究了茶梗的热解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茶梗样品的TG-DTG-DTA曲线中,茶梗的热失重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主分解反应发生在第三、四阶段,在4种不同的升温速率(10、15、20和25 K/min)下,这两个阶段的平均失重率分别为55.12%和28.48%,且均表现为放热过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第四阶段分解反应向高温区域移动。采用Kissinger法、FWO峰值转化率近似相等法、FWO等转化率法分别计算了茶梗的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Kissinger法和FWO峰值转化率近似相等法更适用于动力学参数的求解,两种方法得到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66.53和642.80 kJ/mol;Kissinger法计算得到的指前因子对数值lnA=145.83。 

【文章来源】: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8,38(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2 分析测试方法
        1.2.1 热解前后茶梗的化学组成分析
        1.2.2 茶梗热解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茶梗的化学组成分析
    2.2 茶梗的热解特性分析
    2.3 茶梗的热解动力学分析
        2.3.1 热解动力学理论
        2.3.2 Kissinger法
        2.3.3 Flynn-Wall-Ozawa (FWO) 法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6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J]. 梅宇.  茶世界. 2017 (02)
[2]N,N’-乙撑双硬脂酰胺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J]. 郄晶伟,李文俐,周彩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6(05)
[3]武夷岩茶热重(TGA)分析研究[J]. 林志銮,许原,马春华,李宝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4]室温固化型淀粉基木材胶黏剂的热分解动力学[J]. 乔治邦,顾继友,曹军,谭海彦,张彦华.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6(01)
[5]黑苦荞茶与黄苦荞茶的热分析对比[J]. 朱静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14(11)
[6]12份福建乌龙茶的同步热分析[J]. 郑月梅,郑德勇,叶乃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7]茶梗固态生料发酵产单宁酶研究[J]. 吴昌正,蔡慧农,倪辉,朱艳冰,杨远帆,肖安风.  茶叶科学. 2014(01)
[8]树叶组成的热解反应及热稳定性的理论解析[J]. 王寅,王海晖,朱凤,战婧.  林业科学. 2012(11)
[9]SPME-GC-MS分析普洱茶的挥发性成分[J]. 罗发美,詹家芬,罗正刚,姜东华,杜萍,姜婧,张先俊.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0(05)
[10]木材炭化机理的FT-IR光谱分析研究[J]. 江茂生,黄彪,陈学榕,唐兴平.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5(02)

硕士论文
[1]茶梗碎料板工艺及甲醛释放量控制机理的研究[D]. 苏团.福建农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7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607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