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动态性能模拟与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7 16:05
  槽式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太阳能发电中最成熟的技术,研究吸热管性能对集热器优化和提高发电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主要的内容如下:首先,本文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出不同工况下集热器热流密度分布规律,通过自编UDF程序导入FLUENT,模拟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流密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并对建立的传热模型正确性进行了验证,证明此模型的正确性。针对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影响集热器传热性能的本质因素包括吸热管工质进出口温度平均值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和吸热管吸收的太阳辐射能。温差越小以及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集热器传热性能越好,热效率越高。具体表现集热器工质的流动速度,直射辐射(DNI),边缘角以及几何聚光比因素影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传热性能。流动速度越大,其热效率也随之增加;随着太阳直射辐射的增强,其吸热管的热效率也随之增强;随着边缘角的增加,其热效率也随之降低;随着几何聚光比的增强,其热效率随之增强。因此集热器运行参数中存在最优的流体入口速度,太阳直射辐射,边缘角和几何聚光比。其次,运用ANSYS软件对吸热管的热效应问题进行研究,建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应力分析模型,通过不同几何聚光比和边缘角工况下进行热力...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动态性能模拟与分析研究


015年能源消耗占比近年来能源的开采量已经逐年减少到达近几年的最低值,但是我国仍然是世界上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动态性能模拟与分析研究


太阳能高温热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太阳能利用方法中效率最高的应用方式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动态性能模拟与分析研究


图2.1位置坐标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 本刊讯.  中国经贸导刊. 2016(01)
[2]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对策研究[J]. 张一清,姜鑫民.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5(04)
[3]能源需求放缓 供需呈“结构性”变化——2015年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综述[J]. 钱伯章,李敏.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5(08)
[4]环保节能与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J]. 曹永昌.  四川水泥. 2015(05)
[5]我国能源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尹伟华.  宏观经济管理. 2015(01)
[6]陕甘宁蒙“金三角”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战略选择[J]. 何宏庆.  甘肃社会科学. 2014(05)
[7]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光热转换技术比较[J]. 胡子轩,张晓光.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17)
[8]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光热转换过程中的 分析[J]. 黄定寅.  水电与新能源. 2014(08)
[9]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 杜凤丽,原郭丰,常春,卢智恒.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3(06)
[10]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CDM项目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杨锦琦.  科技广场. 2013(08)

硕士论文
[1]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研究[D]. 刘建波.兰州理工大学 2014
[2]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驱动氨吸收式热泵供暖系统性能研究[D]. 杨建.天津大学 2014
[3]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研究[D]. 赵毅勇.浙江工业大学 2013
[4]非均匀热流分布下槽式太阳能吸热管的热特性[D]. 李洪香.重庆大学 2013
[5]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计量分析[D]. 蔡峰涛.西北师范大学 2013
[6]槽式太阳集热器热性能研究[D]. 周传文.华北电力大学 2013
[7]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集成方法研究[D]. 吴文浩.华北电力大学 2013
[8]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效率分析研究[D]. 东朝阳.华北电力大学 2013
[9]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分析与实验[D]. 陈庚.重庆大学 2012
[10]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损失机理研究[D]. 卑振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10



本文编号:3656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656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3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