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氮在区域熔炼304不锈钢中的溶解和析出行为

发布时间:2020-04-02 14:48
【摘要】:304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热加工性能,但是硬度和耐磨性偏低制约了其应用范围。氮合金化能够改善和提高304不锈钢的硬度以及耐腐蚀性。目前的不锈钢材料的氮合金化主要有固相渗氮和液相渗氮两种,但是固相渗氮存在渗氮时间长、渗氮效果差等缺点,液相渗氮主要是是通过氮化物的添加作为氮源,容易引进另外一种杂质,限制了钢种的选择,而且对于试样的规格要求比较高。本论文采用氮气氛下的区域熔炼工艺,通过调节氮气压力和区熔速度对304不锈钢进行氮合金化处理,得到不同氮含量的试样。理论上可以实现棒状材料的连续氮合金化,具有渗氮时间短,效果稳定等优点。论文研究了氮气压力和区熔速度对304不锈钢氮含量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氮对不锈钢的气孔形貌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对氮在区熔304不锈钢中的溶解和析出行为以及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04不锈钢中的实际氮含量低于理论值,主要是因为区域熔炼的速度较快,氮并没有充分地扩散进入熔区,导致实际氮含量低于平衡溶解度。此外,在凝固过程中会有气孔的生成也是导致基体中的氮含量低于理论值的一个原因。(2)氮气压力对气孔形貌的影响显著。随着氮气压力的增加,气孔率逐渐降低,平均气孔尺寸也逐渐减小,气孔直径趋于均匀化。随着氮气压力的增加,铁素体相区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从而降低了氮气的析出量,这是气孔率随氮气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的直接原因。(3)由于氮在固液两相中存在溶解度差,所以在凝固过程中氮气泡会形核、长大并逃逸出熔区,也是氮含量低于理论值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氮在纯铁和304不锈钢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趋势相反,所以将两种材料中气孔的形貌,实际气孔率与理论气孔率进行对比,确定氮在304不锈钢中的逃逸系数为0.9,在纯铁中的逃逸系数为0.6。(4)随着氮含量的增加,304不锈钢中奥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大,而铁素体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少,同时奥氏体晶粒会呈现长大的趋势。含氮304不锈钢的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取向为K-S与N-W关系共存的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F7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省霖;金青林;曹荣;古航贞;;氮气氛下的区域熔炼对304不锈钢显微组织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9年05期

2 梁成浩,邵新荣;304不锈钢电解着色膜的耐蚀性及结构[J];材料保护;2000年07期

3 刘定;;304不锈钢连拉连拔加工的力学性能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6年05期

4 戴秀东;;304不锈钢连铸坯表面裂纹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J];山西冶金;2010年04期

5 任贤霖;;304不锈钢热轧钢带边部质量控制[J];世界钢铁;2014年05期

6 闫林娜;尹衍升;常雪婷;程莎;尹成伟;;304不锈钢在微生物介质中的腐蚀行为[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8年01期

7 林晶;阎永贵;马力;钱建华;;304不锈钢在硫酸盐还原菌环境中的腐蚀电化学特性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2006年02期

8 郭亚男;;风中的舞蹈[J];美术观察;2015年10期

9 王树谷;;我国废旧不锈钢的回收利用需要纳入规划[J];中国金属通报;2011年13期

10 赵学研;;2010年中国不锈钢行业十件大事[J];农业机械;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喇培清;;高铝不锈钢研究[A];先进润滑抗磨材料研讨会论文集(PPT版)[C];2007年

2 田江;;不锈钢生锈问题的解决方法(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3 任伊宾;杨柯;张炳春;梁勇;;新型医用无镍不锈钢性能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4 王一德;范光伟;;热处理新技术在高性能不锈钢研发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C];2015年

5 臧震;胡俊辉;;309焊接用不锈钢盘条表面处理技术研究[A];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有荣;;304L代替321不锈钢可行性研究[A];2006全国核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娣;;宝钢不锈钢分公司节能减排的实践[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8 张娣;;宝钢不锈钢分公司节能减排的实践[A];2008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克辉;樊丁;张建斌;周t,

本文编号:2612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12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