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富氢条件下焦炭气化与铁矿石还原耦合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3 20:54
【摘要】:传统高炉冶炼工艺作为碳质能源消耗大户之一,排放大量CO_2等温室气体,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为减少CO_2的排放,日本COURSE50与全氧混喷天然气、废塑料等高炉减排新工艺相继出现。此类高炉减排新工艺多使用富氢燃料替代部分焦炭、煤粉,实现高炉炼铁工序CO_2减排。然而,此类新工艺大幅提高了高炉炉缸煤气中H_2含量,加速还原铁矿石的同时,导致炉腰部位以上炉身下部(1000-1300℃)的煤气中存在大量水蒸气,加剧了焦炭溶损。与此同时,H_2O、CO_2与焦炭的溶损反应产生H_2、CO,再次与铁矿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_2O、CO_2,形成富氢条件下焦炭溶损与铁矿石还原的耦合反应。为更加全面地分析富氢、矿焦混装条件下焦炭溶损与铁矿石还原的气固相耦合反应,通过高温气固反应装置研究了反应温度900-1200℃、矿焦比4.0-5.5、传统高炉炉身下部气氛(N_2:H_2:CO:CO_2=50:5:35:10)与全氧富氢新型高炉气氛(H_2:CO:CO_2=25:60:15)两种气氛下的矿焦耦合反应。同时,为全氧富氢高炉新工艺选择合适的矿石高温冶金性能(如还原性、熔滴性能)提供依据。以不同预还原度的铁矿石为熔滴性能研究对象,研究了预还原度对烧结矿软化开始温度T_A、软化终了温度T_S、滴落温度T_M、最大压差ΔP_(Max)、软化温度区间ΔT_(SA)及软熔温度区间ΔT_(MS)的影响。结论如下:(1)反应温度对耦合反应影响较大,反应气氛为传统高炉炉身下部气氛N_2:H_2:CO:CO_2=50:5:35:10、矿焦比为4.0时,反应温度由900℃增加到1200℃,焦炭溶损率SLR由1%增加到32.5%;对烧结矿180min还原度RI_(180)的影响具有阶段性,温度由900℃增加到1100℃,还原度由50.47%增加到55.93,温度由1100℃增加到1200℃,还原度降为50.06%。(2)矿焦比对耦合反应影响相对较弱。反应气氛为传统高炉炉身下部气氛N_2:H_2:CO:CO_2=50:5:35:10、反应温度为1200℃时,矿焦比由4增加到5.5,焦炭溶损率SLR由32.5%增加到36.33%,仅扩大了1.12倍,烧结矿还原度由50.06%降低为47.39%。(3)全氧富氢新型高炉气氛(H_2:CO:CO_2=25:60:15)与传统高炉炉身下部气氛(N_2:H_2:CO:CO_2=50:5:35:10)相比,焦炭溶损反应更剧烈,烧结矿180min还原度RI_(180)更高。反应温度为1200℃、矿焦比为4.0时,全氧富氢新型高炉气氛与传统高炉炉身下部气氛相比,焦炭溶损率SLR由32.50%增加到48.92%,扩大了1.50倍,烧结矿还原度由51.89%增加到84.55%,扩大了1.63倍。(4)铁矿石预还原度在60%-70%时,其主要矿物成分为FeO,及其与脉石生成的低熔点化合物,如2FeO·SiO_2(熔点1217℃)、CaO_x(FeO)_2-x·SiO_2(X=0.19,熔点1150℃),此时铁矿石软化开始、终了温度低,软化温度区间宽,滴落温度低,软熔温度区间宽,最大压差较小。
【图文】:

分布图,分布图,焦炭,劣化


图 1.1 高炉炉内不同区域分布图Fig. 1.1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area in blast furnace.带焦炭由炉顶装入,由于下坠跌落到炉内料层,将导致炭劣化影响较小。在此区域,焦炭的劣化主要是由冲带高炉上部,焦炭与铁矿石分层交替分布,该区域料下降,焦炭与铁矿石、炉壁之间相互挤压摩擦,,焦炭劣化。同时,随着物料下降,物料水分被烘干,温度 CO2发生溶损反应。由于散料带温度较低,挤压摩擦失比例普遍不会超越 10%,焦块的尺寸平均仅减少,焦炭的劣化是由机械外力与少量的溶损反应共同

焦炭,焦炭结构


CO2+C(s)=CO 0= 174.47T 170707J/mol (1-1H2O(g)+C(s)=CO+H2 0= 146.34T 135248J/mol (1-2(1)CO2与焦炭的溶损反应焦炭在与 CO2反应过程中更易破坏焦炭内部的气孔壁,产生串孔现象,形成,大大降低了焦炭的强度,影响正常高炉冶炼。PuszS[25]等研究表明焦炭的性质直接取决于焦炭结构,即碳基质(多孔固体)和孔隙系统。焦炭结构在冶炼过程中发生了剧烈变化,CO2的溶损作用是造成这一情况的最重要因素。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超声波测量和电子顺磁共振法(EPR)等方法,研究表明:在焦炭与 CO2发生溶损反应的过程中,温度高、表面矿物质的脱落两者共同造成了焦炭结构的改变;随着与 CO2的溶损的进行,焦炭内部气孔壁破损加剧,各气孔间开始贯通,焦炭孔隙度增加,的强度明显降低,如图 1.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F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Kenichi Higuchi;Shinroku Matsuzaki;Akihiko Shinotake;Koji Saito;夏文尧;;高炉喷吹改质焦炉煤气减少CO_2排放的技术发展[J];世界钢铁;2013年04期

2 潘文;吴铿;赵霞;MIN Dong-Joon;王洪远;张中川;;首钢烧结矿还原动力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3 薛庆国;蓝荣宗;王静松;韩毅华;王琳涛;;基于氧气高炉的烧结矿还原动力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4 赵晴晴;薛庆国;佘雪峰;王洪;王静松;;H_2O和CO_2对焦炭溶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5 高建军;郭培民;齐渊洪;严定鎏;;工艺参数对氧气高炉能耗的影响规律[J];钢铁研究学报;2011年07期

6 孔德文;张建良;龚必侠;林祥海;郭豪;;高炉块状带焦炭反应性的研究[J];钢铁;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吕卫;张建良;柏凌;;高炉内焦炭劣化因素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家新;王平;周莉英;陈淼;;高富氧喷吹含氢燃料条件下浮氏体还原特性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毅瑞;铁焦和铁矿石混合反应行为热力学与实验室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48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48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8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