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基于排放烟气分析的烧结矿烧结终点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11:07
【摘要】:烧结矿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之一,由粉状含铁原料烧结生成。烧结生产过程具有大滞后性、强耦合性、非线性等的特点。烧结工艺中,烧结终点是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依据,但由于现场工艺复杂,生产条件恶劣,涉及参数多,没有相关仪器可以直接测得烧结终点的具体位置。传统的烧结终点预测模型都是基于水分、风量、料层厚度等参数,应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或神经网络建立,存在预测精度不够、时间较长、实时性差等缺点。针对上述烧结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烧结生产排放烟气定量分析的烧结终点预测方法,通过实时检测并分析烧结过程中排放的SO_2、O_2、NO_x气体的浓度,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烧结终点预测模型,实现对烧结终点的准确预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排放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基于某钢厂450m~2烧结机的工艺流程,构建烧结排放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在大烟道除尘器的取气孔处设置烟气分析采样探头,并通过气体分析仪、烟气流量检测仪实时在线分析包括SO_2、O_2、NO_x气体在内的浓度、流量、温度等参数,实现烧结烟气的实时在线分析,为后续分析和建模提供数据基础。2.排放烟气数据预处理采集得到18210组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对数据进行消噪处理,采用箱型图法剔除7478组异常数值,最后剩余10732组数据。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程提高了数据质量,为数据信息的挖掘和提取提供基础。3.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排放烟气建立了烧结终点预测模型应用关联热图和平行坐标法评估了各参数的重要性,确定了SO_2、O_2、NO_x气体的浓度以及烟气温度和压强作为建模数据,然后划分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数据,以SO_2、O_2、NO_x的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作为输入,以其相应过程烧结终点为输出,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基于排放烟气的烧结终点预测模型;通过均方误差分析,对决策树数量、特征变量等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完成了烧结终点预测模型的构建。应用已确定烧结终点预测模型对2683组测试集数据进行烧结终点预测,结果表明,相较同等数据建立的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建立的烧结终点模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烧结终点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高的处理效率,分别为96.95%和16.77s;此外,相较于传统的利用水分、料层厚度、风量等参数建立的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至少提高0.0171。基于排放烟气的烧结终点预测为提高烧结终点的预测精度,改善烧结矿的生成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图文】:

气体分析仪,模块化,过滤器滤芯,气瓶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表 3-1 烧结烟气连续监测系统主要装置Table3-1 Main devices of the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气体分析系统SMC-9021分析仪 SO2/NOx/O2S710采样探头及控制器 SMB-202烟气预处理装置 SMB-201伴热管线 SMB-203专用工具气瓶减压阀 不锈钢气瓶减压阀 铜探头过滤器滤芯 陶瓷保护过滤器滤芯 BGL

烧结机,控制装置


(2)最大料层厚度为 700mm;(3)烧结点火温度一般控制在 1000℃-1100℃之间;(3)总装机容量 41141KW。该钢厂采用自动配料、生石灰热水消化系统、混合料添加水自动控制系统、小球烧结技术、燃料分加技术、烧结智能专家系统、蒸汽预热物料和一、二次混合加热水、热风烧结技术、配置铺底料工艺、成品系统采用三次筛分的三系统作业流程等先进工艺技术。烧结机区域有 6 台大型电除尘器,整个生产区域环保达到发达国家标准,采用环冷机余热发电,在国内率先采用活性炭进行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同时去除处二恶英、脱重金属、粉尘等多种有害物质,脱硫效率达到 95%。正常工况下,从台车布料到烧结矿在机尾卸下,,大约需要 40min。一般情况下,从机头开始至尾部发现温度数据异常需要 30分钟以上,因此,一般烧结终点的调整周期都在 1 小时以上,也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基于该钢厂 450m2烧结机的现场工艺状况,实验基于 SMC-9021 烧结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对其烧结过程中的烟气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为期 2 个多月。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F04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兵;常建;赵涛;张遵乾;张浩;张玉柱;秦万阔;;基于反应带触底映像的烧结终点预报模型[J];烧结球团;2016年06期

2 丁园;王斌;鄢进冲;潘f*;;基于二维区间自回归模型的烧结终点预测[J];烧结球团;2017年03期

3 王波;谷林波;田伟;;利用风箱温度对烧结终点的模糊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23期

4 李明河,孙雁飞;烧结终点模糊控制应用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恩毓田,张金良,杨为民,魏立峰;烧结终点控制[J];控制与决策;1987年04期

6 郑鹿鸣;烧结终点微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J];冶金自动化;1989年06期

7 何明杰;何天明;曾成勇;;杭钢2×105m~2烧结终点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J];浙江冶金;2015年04期

8 刘增环;郑军虎;董军;;烧结终点的优化控制[J];自动化与仪表;2013年04期

9 李屹;王莹;;基于机器视觉的烧结终点识别方法研究[J];冶金自动化;2012年06期

10 沈继华;陈立山;王斌;;烧结终点微机闭环控制[J];江苏冶金;199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何明杰;何天明;曾成勇;;杭钢2×105m~2烧结终点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A];2015年第三届炼铁对标、节能降本及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周卫;彭宪建;;首钢烧结终点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辉;周明顺;夏铁玉;谢永清;刘帅;翟立委;刘杰;徐礼兵;;解决烧结机箅条糊堵问题的生产实践[A];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C];2015年

4 陈宇新;;本钢北营400m~2烧结优化操作与技术改进[A];2017第五届炼铁对标、节能降本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陈宇新;;本钢北营400m~2烧结优化操作与技术改进[A];2017年全国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7年

6 曹俊;赵保祥;孙丽明;;唐钢2~#烧结机扩容改造的生产实践[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高新洲;扈恩征;;优化烧结生产组织的探讨[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8 江重国;李福进;勾建哲;;DCS控制系统在烧结生产中的应用[A];2011第十六届全国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专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周卫 云东;双模式烧结终点智能控制系统在柳钢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2 尹刚 张素平;莱钢烧结终点模糊控制技术获突破[N];中国冶金报;2008年

3 齐瑞普 祁卫新;首矿烧结厂主机全部实现烧结终点智能控制[N];中国冶金报;2008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陈柳兵 通讯员 董世梅;“火车头”拉动,创新创效[N];中国冶金报;2017年

5 张辉 周明顺 夏铁玉 刘帅 翟立委 刘杰 徐礼兵;追根溯源,不让箅条糊住效益[N];中国冶金报;2016年

6 本报通讯员 于文杰;创新八雄创效记[N];中国冶金报;2015年

7 许满兴;点好火是确保烧结产量、质量的关键操作[N];中国冶金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许玲;烧结过程状态集成优化控制指导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向齐良;基于烧结终点预测的烧结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李桃;烧结过程智能实时操作指导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4 吴晓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烧结终点预报与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连军;基于排放烟气分析的烧结矿烧结终点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2 魏玉龙;烧结终点预测模型与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高广宇;烧结过程烧结终点预报模型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单丁;基于性能评价的烧结终点控制策略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5 廖环宇;烧结过程烧结终点智能控制策略及工业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6 欧佩红;217m~2烧结机烧结终点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D];中南大学;2008年

7 张强;烧结终点模糊控制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8 郑红燕;基于模糊满意度的烧结终点智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7年

9 蔡泉;铁矿石烧结过程终点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3年

10 崔凯;面向综合生产目标的铅锌烧结过程优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56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56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