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中国铜工业物质流与价值流综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6 10:56
【摘要】: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宏观调控的作用下,我国铜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这种急剧增长带来了资源的高速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阻碍了铜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提高铜资源效率,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在铜工业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地描述了我国铜工业中生产、加工制造、使用和回收利用四个阶段,计算了 1990-2014年铜元素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变化量,并画出相应的物质流图。基于物质流分析,计算了铜工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指数,包括:直接物质投入、直接物质产出、生产阶段和加工制造阶段的原材料自给率与废杂铜使用比例、废铜指数、矿石指数、铜资源效率、社会存量变化和人均社会存量变化。我国铜资源效率呈降低趋势,平均值为1.4t/t,废铜指数和矿石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t/t和0.75t/t;社会存量变化和人均社会存量变化增长非常快。其次,在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价值流方法,并针对1990-2014年我国铜工业进行价值流分析。通过计算铜元素在生命周期流动中各个阶段的价值量变化,画出相应的价值流图。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各种铜产品进口价值持续走高,2014年我国进口各种铜产品总值达4410.6亿。其中,精炼铜的占比达到38.57%。当铜产品的加工程度越高时,其价值量也升高。最后,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基本理论和eBalance软件建立了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废弃空调中废铜的回收过程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计算了该过程的酸化潜值(AP)、中国资源消耗潜值(CADP)、一次能源潜值(PED)、全球变暖潜值(GWP)、工业用水量(IWU)、可吸入无机物(RI)、二氧化硫(S02)、固体废弃物(Waste Solids)和富营养化潜值(EP)。归一化结果表明,在废铜回收过程中各项指标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度为:CADPEPWaste solidsS02APRIPEDGWPIWU,铜再资源化过程的综合指标为2.45362E-11。
【图文】:

铜资源,全球,精炼铜


从!949年到1995年,我国精铜的年消费量在45年的时间内突破了第一个100万吨;逡逑从1996年开始到2000年,5年的时间消费量就突破了第二个100万吨;接下来仅用了逡逑3年的时间(2001-2003年),年消费量再次突破达到第三个100万吨[2]。图1.1和图1.2逡逑显示了邋2014年全球铜资源分布和该年各国精炼铜产量及其比例。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逡逑年中国铜资源占全球铜资源分布的4%,而该年中国精炼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1.48%,逡逑位居全球第一位。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铜加工基地和铜消费基地,在全球逡逑铜行业内,我国铜工业亦充当了重要的角色。2015年,中国人均消费精炼铜近7公斤,逡逑是全球人均消费量的两倍,,美国人均消费量的1.15倍,精炼铜单位GDP消费强度约是逡逑美国8倍[3]。逡逑二:^精炼铜产量,万吨逦|350/0逡逑700邋^%邋r邋30%逡逑600逦—邋—逦逦逦-邋250/0逡逑300邋^l-1-V逦逦—丨5%逡逑200邋逦逦逦-:邋10%逡逑10:邋::逡逑#邋#邋#邋#命令^命命#淤,逡逑图1.1邋2014年各国精炼铜产量的分布逡逑Fig.邋1.1邋The邋distr

质量图,经验模型,字母,括号


数字后的括号中的字母反映了数据的来源:(丨)根据文献;(d)计算:(m)经验模型计算:(e)估计;(c)质量平逡逑衡得到。逡逑我国2013年铜生产阶段的物质流图如图3.2所示。首先需要确定2013年我国从铜逡逑矿开采到精炼结束期间所有的铜产量,以及该阶段各种含铜物质的进出口量。2013年我逡逑国自产铜精矿产量为168.13万吨(文中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指含铜量);粗铜产量逡逑586.33万吨;精炼铜产量为666.71万吨;各种含铜物质的进出口数据如表3.2所示;铜逡逑精矿和废杂铜的出口数量与它们进口数量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国外进口铜矿含铜逡逑量一般为25%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26.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开展“我为中国铜工业发展献计策”2016年度征文活动[J];中国金属通报;2016年11期

2 段绍甫;;新时期的中国铜工业[J];资源再生;2014年05期

3 ;我国铜工业已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J];西部资源;2013年04期

4 冯蕾;;印度铜工业概览[J];世界有色金属;2012年09期

5 赵波;段绍甫;周遵波;;中国铜工业的2010[J];中国金属通报;2011年09期

6 郭美;齐守智;;印度铜工业将蓄势腾飞[J];世界有色金属;2010年08期

7 徐长宁;;我国铜工业发展历程[J];中国金属通报;2009年09期

8 周遵波;;今年上半年铜工业扭亏为盈[J];中国有色金属;2009年18期

9 赵波;段绍甫;;中国铜工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金属通报;2008年45期

10 李玉萍;;国内外铜工业现状及外资在我国建设铜冶炼项目的看法[J];世界有色金属;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曹异生;蒋继穆;王忠实;;铜工业的发展战略[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2 张忠义;王士受;汪滋开;章安娜;;铜工业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及建议[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3 王俊博;岳俊鹏;樊礼军;姜孟源;柳群义;;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中国铜工业碳排放核算[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7年

4 于润沧;;我国铜工业的潜在危机和发展战略研究[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5 肖垂斌;;中国矿山地质工作走向国外施展才华[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6 ;倡导自主创新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 提升企业竞争实力[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钟华;;中国铜工业科技期刊质量控制实践[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铜工业迎来四大新机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8年

2 记者 邱熙然;我国铜工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曾芳;江铜:中国现代铜工业的奠基者[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赵京燕;助力可持续发展 铜工业大有作为[N];中国矿业报;2016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刘京青 赵天宁 任君芳 于璐;刘学景代表:走铜工业绿色发展之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7年

6 记者 史爱萍;我国铜消费将迎来中速增长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7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钱平凡;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亟须建设若干示范区[N];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

8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龙子平;努力开拓江铜事业新篇章[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7年

9 记者 叶倩;中国铜工业发展要增强忧患意识[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李帅;我国铜工业处于转型关键时期[N];中国矿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资源约束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芬;中国铜工业物质流与价值流综合分析[D];东北大学;2017年

2 潘亮;江西铜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3 帅加琴;中国铜工业景气指数与预警系统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4 黄志鸿;铜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苏建军;江铜集团工业旅游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6 温宝;我国争取精铜国际定价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王鹏;中条山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6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66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