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电除尘器内转炉煤气爆炸与泄爆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0:09
【摘要】:作为重要的炼钢副产品之一,转炉煤气是钢铁行业重要的二次能源。目前,回收的转炉煤气的含尘量一般在10~100mg/m3之间,利用前需进行除尘处理,使其含尘量降到1 mg/m3以下。钢铁行业使用最多的除尘方法是在煤气柜前加设电除尘器对煤气进行精除尘处理。针对转炉煤气在混入氧气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爆炸的特性,在改变初始压强、初始温度、氧气浓度及泄爆阀直径等参数的条件下,对转炉煤气爆炸与泄爆过程中压强、温度等发展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本文使用FLUENT模拟软件,除尘器模型选用了某钢厂圆筒形电除尘器,经合理简化后进行三维建模。首先,模拟分析了冷态下电除尘器内通入转炉煤气的流场发展情况,以此作为爆炸模拟的初始流场;其次,对转炉煤气爆炸过程进行模拟,探索爆炸机理,并且分析了转炉煤气初始温度、运行初始压强和混入氧气浓度等因素对爆炸时火焰和流场发展的影响;最后,基于开口泄爆模型,通过改变泄爆阀直径、位置,得出泄爆过程中压强的下降规律和各方案所需的泄爆时间。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对爆炸过程的影响最大,向后依次为转炉煤气初始温度、运行初始压强,温度发展速率高达7.5×105 K/s,压强发展速率达到1.23×105 kPa/s;最大爆炸压强Pmax与初始压强平P0呈线性增长的关系,但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泄爆过程中,泄爆阀直径越大泄爆效率越高,当直径为1400 mm时,泄爆时间为1.07 s;综合考虑泄爆阀的泄爆能力和经济性,在除尘器模型中主体部分安装3个直径为1200 mm的泄爆阀时,在泄爆过程中气流分布效果最好。数值计算与实践结果为转炉煤气用电除尘器净化工艺中泄爆阀的设置提供了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兆春民;李兴云;;浅谈冶金企业转炉煤气的回收与利用[J];本钢技术;2003年06期

2 商文卿,曹敬秋;合理利用转炉煤气 提高资源利用价值[J];上海煤气;2004年05期

3 彭锋;;国内转炉煤气的回收和利用简析[J];炼钢;2008年06期

4 黄卫超;马林;;转炉煤气的回收及利用[J];宝钢技术;2009年03期

5 郭素清;;转炉煤气在酒钢的综合利用[J];甘肃冶金;2009年04期

6 张维祥;张卫东;;主辅柜回收转炉煤气[J];冶金动力;2010年02期

7 陈文英;谷葵;王慧宇;王书民;;创新混合加压工艺,提高转炉煤气利用率[J];冶金动力;2010年05期

8 贾琼;王树忠;;转炉煤气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分析与建模[J];冶金能源;2012年02期

9 李秀娟;;提高转炉煤气利用率浅析[J];电子制作;2013年09期

10 武钢能源部;;微机控制回收转炉煤气 程振南[J];冶金动力;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祥松;;转炉煤气中温段爆炸可能性的计算与分析[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付丹;;合理利用转炉煤气的分析研究与实践[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3 王东升;韩清珊;王福源;酆烽;邱历军;赵永平;;提高副产转炉煤气能源的回收[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4 周建宁;;转炉煤气的高效回收和利用[A];2010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5 周建宁;;转炉煤气的高效回收和利用[A];河北省2010年炼钢—连铸—轧钢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6 刘树梅;王福源;刘志强;;优化转炉煤气外供流程,提高回收利用水平[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涛;吴宏斌;郑晓明;戴孝佩;;转炉煤气掺入量对焦炉加热的影响[A];2012冀苏鲁皖赣五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六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范佳;孙玉虎;王彦杰;杨之俊;赵亮;;邯钢转炉煤气智能回收技术的开发[A];2013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论文集[C];2013年

9 童健民;朱俊;杨家龙;向远华;;转炉煤气泄漏防治[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俊明;韩明杰;刘爱霞;张帅;范纪涛;;转炉煤气在型钢130t/h煤气锅炉中的应用实践[A];2014年十一省(市)金属(冶金)学会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进;四平红钢利用无储柜技术回收转炉煤气[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通讯员 周新疆;红钢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家“转炉煤气无储柜回收应用技术”[N];四平日报;2007年

3 马占勇 吴杰;津西股份转炉煤气将全部回收发电[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4 陈建平 范淑云;首钢长钢公司实现转炉煤气全回收[N];中国冶金报;2011年

5 孙学君 常云亮;全球首个转炉煤气制燃料乙醇项目落户唐钢[N];唐山劳动日报;2013年

6 金文;强化技术装备管理 提升利用效率[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汪泽华;攀钢首次实现负能炼钢[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记者 魏庆军 通讯员 孟安民 董国英;安钢150吨转炉煤气成功回收利用[N];中国冶金报;2007年

9 通讯员 张丽 周新疆;红钢重奖技术创新有功人员[N];四平日报;2008年

10 彭锋;提高回收质量须在装备水平上下功夫[N];中国冶金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婷;钢铁企业转炉煤气调度模型及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王丹;电除尘器内转炉煤气爆炸与泄爆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3 汤晓燕;基于炼钢节奏估计的转炉煤气发生量长期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田向伟;基于参数优化LSSVM在转炉煤气系统预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詹道平;昆钢副产煤气合成甲醇/二甲醚的可行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9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789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7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