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锆中间合金

发布时间:2020-10-09 22:19
   铝锆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耐蚀和抗再结晶性能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核能、输电线路以及高速列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合金中Zr元素最经济有效的添加方式是通过Al-Zr中间合金熔配加入,然而现有的Al-Zr中间合金制备方法存在成本高及合金成分不稳定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择在冰晶石-碳酸锆和冰晶石-氧化锆熔盐体系制备铝锆中间合金,并研究了两者溶解行为和还原过程的差异,同时设计了一套连续制备铝锆合金的装置。采用等温饱和法分析研究了碳酸锆和氧化锆在2.2NaF·AlF3-5wt%CaF2熔盐体系中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980℃下,Zr(CO3)2经过1h达到溶解平衡,此时熔盐中Zr含量为3wt%,而ZrO2经过2h才能达到溶解平衡,Zr含量为l.3wt%。由此可见在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方面,Zr(CO3)2相对于ZrO2具有很大优势。熔盐电解法制备Al-Zr中间合金具有电化学还原和铝热还原两种还原机制。研究发现,在熔盐电解槽中制备合金过程中,通电与否对合金Zr含量影响不大,但是通电能够使合金中Zr元素分布更均匀。在铝液-熔盐还原法制备铝锆中间合金过程中熔盐成分、反应时间对合金制备具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熔盐分子比的提高,ZrO2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均有所提高,从而增加了合金Zr含量;通过探究还原时间对Al-ZrO2和Al-Zr(CO3)2还原体系制备铝锆中间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Al-Zr(CO3)2反应体系在还原反应速度和所制备合金Zr含量方面均有优势,所制备合金底部Zr含量最高能达到13.0wt%,合金相为Al3Zr,而合金上部Zr含量约为2wt%,与Al-ZrC2体系所制备合金相形态相似,Zr(CO3)2取代ZrO2参与铝液-熔盐还原反应进行铝锆中间合金的制备是可行的。另外,本研究设计并制造了连续型熔盐电解槽,并进行了铝锆中间合金的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铝锆中间合金中Zr元素含量在0.646-1.15%之间,合金能够顺利得到取出。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F821
【部分图文】:

示意图,铝合金,元素,示意图


该平衡AI3Zt?相在铝基体中较为粗大,与基体不共格。这类颗粒一般由逡逑亚稳态(3'-AbZr相长时间高温退火产生。Zr在铝合金中各存在形式的转变过程示逡逑意图如图1.3所示。逡逑S元素丨邋\逦\逦1邋I邋态Al3Zr逡逑/^Firstling逡逑^生相Al3Zr ̄]逦平衡态Al3Zr逡逑图1.3邋Zr元素在铝合金中存在形式的演示示意图逡逑Fig.邋1.3邋Evolvement邋of邋the邋appearance邋of邋element邋Zr邋in邋aluminum邋alloys逡逑1.4.2邋Zr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机理逡逑向铝合金中添加Zr元素能够提高合金的抗应力腐蚀和抗剥落(或层状)腐蚀逡逑性能,使得合金的淬火敏感性不会显著增加,同时Zr元素能够稳定合金的变形组逡逑织,使合金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逡逑锆元素在各铝合金系列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如下[16邋]:逡逑1)逦Al-Cu,Al-Li,Al-Cu-Li以及Al-Cu-Li-Mg系合金中,加入痕量的Zr元素能逡逑够促进各强化相的形核;逡逑2)逦Al-Mn、AI-CU-Mg系合金中,Zr元素能够有效减缓时效沉淀早期阶段的进程;逡逑3)逦Al-Zn-Mg,Al-Zn-Mg-Cu系合金中,微量的Zi?元素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能逡逑够有效改善合金的断裂幵性、抗应力腐蚀性能和合金的强度,抑制在结晶过程逡逑的发生

碳酸锆,溶解速率,氧化锆,测量装置


晶石熔盐体系中的溶解行为,并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整个溶解过程。逡逑2.1邋Zr02/Zr(C03邋)2在冰晶石熔体中溶解速度测定逡逑测量溶解速度的实验装置简图如下图2.1所示。高纯石墨坩埚盛放冰晶石熔逡逑盐,搅拌桨为高纯石墨材质。为防止高温条件下熔盐挥发带来测量误差,高温加逡逑热炉上面加盖密封,炉内通入氩气形成保护气氛,同时高纯石墨坩埚上加石墨盖,逡逑进一步降低熔盐的挥发。逡逑-15-逡逑

碳酸锆,压片,试样,不锈钢模具


为25mm的不锈钢模具中,利用油压千斤顶,在lOOMPa的压力冷成型后可得到逡逑表面光滑,强度较高的氧化锆和碳酸锆生坯,备用。实验过程中所用的不锈钢模逡逑具及所得到的碱式碳酸锆压片分别如下图2.2和图2.3所示。逡逑I逡逑图2.2不锈钢模具实物图逡逑Fi^.邋2.2邋Photo邋of邋the邋stainless邋model逡逑图2.3邋M化锆/碳酸锆试样压片逡逑Fig.邋2.3邋Zr02/Zr(C03)2邋tablet邋samples逡逑图邋2.4邋分别为邋980°C邋温度下,2.2NaF,AlF3-5wt%CaF2邋熔盐中邋Zr02邋和邋Zr(C03)2逡逑-17-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祝堂;铝-钪中间合金[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1年05期

2 兰晔峰,朱正锋;铝合金用中间合金及其现状[J];轻金属;2004年05期

3 ;成功研制低成本高性能稀土镁中间合金[J];材料工程;2009年04期

4 B.K.别特里秦柯 ,伍桂林;有色金属中间合金的制造[J];机床与工具;1955年10期

5 张以钟 ,杨景祥;中间合金及其熔制[J];铸工;1956年03期

6 侯知明;磷铜中间合金的快速熔制[J];铸工;1960年03期

7 丹东市照像机厂二车间铸造组;低温加硅法熔制铝硅中间合金[J];铸工;1975年01期

8 宁兴龙;;多元中间合金[J];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80年02期

9 Б.И.Бондарев;陈学忠;;铝-硼和铝-钛-硼中间合金的制造(下)[J];轻金属;1984年01期

10 张时华;;铝-钛-硼中间合金的研制与应用[J];轻金属;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科;李锐;高家诚;贾亮;;高含锰量镁锰中间合金的制备及应用研究[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石磊;匡玉云;胡璇;;铝中间合金中钠的测定方法研究——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起草报告[A];全国有色金属理化检验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金玉;周兵;刘沙;孙晓娜;;铝铁中间合金中钛的分析[A];2010'全国铝板带箔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高家诚;范科;李锐;贾亮;;粉末冶金高含锰量镁锰中间合金的制备及应用[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宋佩维;郭学锋;张忠明;徐春杰;井晓天;雷静果;;高硅中间合金制备材料及工艺的优化[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6 朱向镇;刘相法;;几种含P中间合金对过共晶Al-Si活塞合金变质效果的比较[A];2011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程桃祖;苏旭平;王建华;李保平;;Al-Ti-C中间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细化性能研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汉广;尹志民;姜锋;刘志翔;;将我国钪资源优势转变为钪产品深加工技术优势[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天平;戴凤英;孙红英;;ICP-AES法测定镧铜中间合金中的镧[A];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暨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杨庆山;陈建军;谢建秋;;氟化物熔盐体系中电解制备镁-钕中间合金[A];第五届全国稀有金属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小齐;低成本高性能系列稀土镁中间合金研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2 程滋;以单电极低频炉生产铝硅钛中间合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3 盛晓明 姚海飞;江西理工大学首创电解法生产铝钛硼中间合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4 记者 张弦;我国中间合金行业首个企业院士工作站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宗宁;Al-(-Ti)-B合金的制备及第二相粒子细化、强化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先祥;一步法从盈江含钪稀土矿石制取铝镁钪中间合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许春香;Al-Ti-C基中间合金的合成及其细化效果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姜锋;Al-Mg-Sc中间合金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张军;采用电磁结晶器从含钪矿物中制备铝钪中间合金的仿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Svynarenko Kateryna;优化SHS法制备Al-5Ti-0.2C中间合金及其细化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7 聂金凤;铝合金中TiC生长与演变及硼掺杂改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侯运丰;燃烧合成Al-Ti-C结构宏观动力学及Al-Ti-C细化效果评价[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晓滕;Al-Ti-B/C中间合金及Y、Gd对AZ31镁合金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10 于丽娜;铝合金中TiB_2、TiC界面过渡区(相)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晨亮;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锆中间合金[D];东北大学;2015年

2 郭金洋;快凝Al-5Ti-1B中间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细化效果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刘文成;Al-C系中间合金及其对AZ63合金晶粒细化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乔欢;弥散型A1-P系中间合金及其应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刘悦;Al-10Si-2Fe中间合金对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6年

6 孙诗淋;航空航天级钒铝中间合金制备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汤浩;熔盐电解法制备Al-Cu-Y中间合金及电化学机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8 张国君;抗Zr“中毒”Al-Ti-B-C中间合金及其对7050合金细化新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9 王海超;Al-Ti-C/B中间合金对变形铝合金晶粒形貌及挤压行为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7年

10 颜廷亮;Al-10Si-2Fe中间合金对亚共晶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4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834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8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