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基于钢包长水口吹氩的连铸中间包内传输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21:18
   随着现代连铸过程对钢水的洁净度的要求的逐渐提高,中间包作为一种传统的钢水分配装置,其冶金性能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常规的控流装置的组合(如挡墙,挡坝,湍流控制器等)可以通过优化中间包流场促进大颗粒夹杂物(大于50μm)上浮去除。而小颗粒夹杂物(小于50μm)的浮力不足,单纯优化流场并不能有效去除钢液中的小颗粒夹杂物。中间包吹气技术是向中间包内钢液中吹入惰性气泡,通过气泡的表面吸附和尾流捕捉效应,夹带小颗粒夹杂物上浮,并最终被顶渣层吸附去除。本文以洁净钢生产为目的,围绕中间包顶吹微气泡工艺展开研究,通过水模实验结合数值模拟,对微气泡条件下中间包内的传输现象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四流全尺寸中间包模型顶部吹气的水模实验。气体由长水口上部的微孔通入。利用长水口内流体的剪切作用和湍流对气泡的破碎作用,以达到减小气泡尺寸的目的。水模实验主要考察了气量,吹气位置及吹气端口数量三个因素对生成气泡的平均尺寸的影响。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对气泡尺寸进行了准确的测量,避免了因气泡与镜头距离的不同引起的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吹气条件下,生成气泡的平均尺寸可低至0.675mm,达到微气泡级别。相较于普通气泡(3mm左右),微气泡的停留时间更长,表面积体积比更大,更有利于小颗粒夹杂物的去除。(2)对应水模实验建立中间包顶吹气的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尺寸的气泡在中间包内的运动行为。结果显示,相比于普通尺寸的气泡,微气泡的扩散性更好,易跟随流体迹线运动,导致其分布范围更广,有利于去除钢中的夹杂物。通过与不吹气条件下中间包流场的对比可以发现,顶吹产生的微气泡对注流区的流场几乎没有影响。这是由于微气泡所受浮力较小,对周围钢液驱动作用有限;且由顶吹产生的微气泡多位于中间包注流区内,此处流体流速快、湍动能高,不易受到气泡上浮的影响。此外微气泡的分布较为分散,无法通过大量气泡的集中上浮带动周围钢液形成上升流。(3)在全尺寸中间包水模实验中,用直径为20-100μm的空心硼硅酸盐玻璃球模拟夹杂物,研究在吹气中间包内的去除情况。对一种特殊的粒子监测系统进行改造和校准并应用在本实验中。粒子探头基于库尔特计数器原理设计,可在不同的吹气条件下,对出口处夹杂物数量及尺寸分布进行在线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微气泡可以有效去除小尺寸的夹杂物。夹杂物的去除效果与吹气参数相关。最优化的吹气方案是,在最靠近滑动水口的位置采用四个气孔同时通气,总气量为0.2L/min。在此条件下,出口处夹杂物数量浓度仅为7.85个/ml,总体去除率高达79.56%。(4)在水模实验中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粒子模拟渣层,通过变化吹气条件,研究不同的微气泡条件下,中间包内渣-金界面的运动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尺寸的气泡,微气泡吹气更易维持渣层的稳定性。在吹气过程中,减小气量和增加气孔数量能够有效地抑制渣眼的生成。通过研究不同吹气参数下中间包渣层的运动行为,获得了渣眼形成的临界条件。相应的多相流数值模拟通过耦合DPM模型和VOF模型考虑了渣-金-气三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数值模拟所得的渣眼与水模实验所得的渣眼形状相似,面积相近,其中渣眼面积的相对误差仅为17.6%,印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本论文基于对气泡动力学的深入研究,设计了全新的钢包长水口,利用长水口内高速流体的剪切作用和滑动水口的湍流对气泡进行破碎,大大减小了气泡的尺寸,达到了微气泡吹气的目的。在微气泡的作用下,钢液中夹杂物的去除率大大提高,渣层更加稳定,为洁净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位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F341.6
【部分图文】:

停留时间分布,中间包,夹杂物,氧化铝


相对较高的中间包液位,避免宏观夹杂物被吸入结晶器,从而保证了铸坯的质量稳定。??Tozaki[481等人通过增加熔池深度,将用于生产铝镇静钢的中间包容量从65t增加到85t,??并进行了工业试验。连铸坯检测结果(图2.2)显示,在稳态操作和非稳态操作条件??下,钢中氧化铝簇状夹杂物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V)????g?Al?killed?steel?o?steady????unsteady??.c?6?-??k?5-??14-??〇m?3-????5?2'??'S?I?-??X?〇??I?I???-〇?65?ton?85ton???5?tundish?t?undish??图2.2中间包容积对氧化铝簇状夹杂物指数的影响1481??Fig.?2.2?The?indexes?of?alumina?clusters?under?different?volumes?of?tundish??除了中间包的容量,其宽长比(W/L)也影响着夹杂物的去除率。王国承等人[49]??以某厂30吨单流中间包为原型,以1:3的几何相似比建立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宽长比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在建模过程中,通过改变中间包的几何尺寸,??得到宽长比从0.18至0.30的共六种中间包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湍流樓型结合组分传??输模型,得出了中间包内流体的停留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增加中间包的宽度可以有??效抑制短路流的生成。如图2.3所示,随着中间包的宽长比从0.18增加至0.3,流体??的最小停留时间从丨丨3s增加值丨80s

中间包,结构示意图,湍流控制器,水模实验


钟良才[581等人以单流板坯连铸中间包为研宂对象,建立了几何相似比为1:2.5的??冷态物理模型。通过水模实验,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湍流控制器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如图2.5所示,他们通过变化湍流控制器的尺寸和顶檐,共设计了五种5种??不同类型的湍流控制器,其中TI?3是由TI2的一边长度增加15mm而得到的水平截面??-13-??

示意图,湍流控制器,纵截面,示意图


I??V>^l——^7??i??图2.4不同的中间包结构示意图[56]??Fig.?2.4?Schematic?of?different?tundish?configurations?1561??由于从长水口注入屮间包的钢液速度较快,R带有很强的湍动能,对中间包底部??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可导致耐火材料侵蚀,生成大颗粒的夹杂物。湍流控制器位于??钢包长水口的正下方,可冇效缓解入流钢液对屮N包底部的冲山?,降低钢液的湍动能。??通常,制造湍流控制器所采用的耐火材枓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的抵抗钢液的冲击和侵蚀。Bolger等人|57]的研宂表明,采用湍流控制器后,注流区钢??液流速明显减慢,湍流强度有效降低。入流钢液经湍流控制器后形成反向丨:升流,有??助于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去除。??钟良才[581等人以单流板坯连铸中间包为研宂对象,建立了几何相似比为1:2.5的??冷态物理模型。通过水模实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栋;;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J];钢铁;2015年09期

2 姜晓东;;关于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钢铁;2013年10期

3 钟良才;郝瑞朝;陶立群;许宁辉;;单流板坯连铸中间包结构优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4 杨金艳;凌晨;汤建忠;倪超;肖良辰;;非金属夹杂物对钢帘线盘条抗拉强度及断裂行为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2年02期

5 徐匡迪;肖丽俊;干勇;刘浏;王新华;;新一代洁净钢生产流程的理论解析[J];金属学报;2012年01期

6 ;Study on Process Technology of Gas Bubbling Curtain Substituting Dam in the Tundish of Slab Casting[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2011年S2期

7 ;Optimization of flow control devices in a single-strand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tundis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11年03期

8 文光华;黄永锋;唐萍;祝明妹;;钢包长水口形状对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李娇;李京社;杨树峰;梁新维;张兴利;;不同挡墙挡坝组合对两流中间包内流场的影响[J];炼钢;2011年01期

10 毕学工;李宏玉;刘光明;金焱;;基于RTD曲线连铸中间包优化设计数值模拟[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美杰;中间包气幕挡墙的结构优化及其夹杂物去除的数学物理模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樊安源;钢包长水口对小气泡形成及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2 刘学;钢中MnS夹杂物析出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3 余其红;钢水及其铸坯非金属夹杂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1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841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