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渣粒化发动机的性能及动力学分析
【学位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F30
【部分图文】:
图 1-1 底滤法工艺流程图1-高炉;2-抓斗吊车;3-冲渣器;4-水溢流;5-贮料斗;6-粒化器;7-冲洗空气入口;8-水出口(2) 因巴法因巴法是由西德玛和 PW 公司共同开发的渣处理系统。因巴法的工艺流程为:高炉渣由渣道进入,经过高压水冲压使熔渣进入沟道,然后流入方形管、渣水分配器和缓冲槽,使高炉渣掉落到滚筒过滤器,滚筒过滤器发生转动,高炉渣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到滚筒过滤器上部,在高炉渣被甩过程中,进行脱水粒化处理。最后利用带传动把高炉渣运送至水槽中[6],如图 1-2 所示。因巴法工艺流程布置连接性较好,在转筒的离心力的作用下,过滤效果好,产生的水蒸汽释放后比较分散,设备中含有冷却装置,对水蒸气进行冷却回收,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但是整个设备比较庞大,保养和维修不方便。而且滚筒进行旋转时,渣粒飞溅,使得渣粒乱入,导致装置磨损和堵塞。
图 1-2 因巴法工艺流程图1-冲制箱;2-沟道;3-水槽;4-分配器;5-转鼓过滤器;6-缓冲槽;7-集水槽;8-热水池;9-冷却塔;10-冷却池;11-皮带机;12-收集槽(3)图拉法图拉法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高炉渣粒化处理和冷却水冷却处理。高炉渣冷却处理后在进行脱水,最后把渣粒输送出去[7]。高炉排渣时,炉渣经过渣道进入粒化轮上,在发动机的带动下,粒化轮发生高速转动,高炉渣发生碰撞,产生粒化,并被甩向挡渣板;高炉渣粒化后,按抛物线的轨迹发生运动时被冷却水冷却;然后高炉渣被甩向挡渣板后与其发生碰撞,发生二次粒化,两次粒化后,使得渣粒更加细匀。最后高炉渣进入脱水转鼓时进行水淬冷却,形成水渣[8]。脱水转鼓是一层过滤网,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转鼓的下方浸没在热水槽中,在转鼓内部,圆周方向由一个个均匀排列的叶片式筛板组成,转鼓发生转动
图 1-3 图拉法工艺流程图1-熔渣道;2-粒化器;3-排气管;4-脱水器;5-热水槽;6-传送机;7-收集槽(4)拉萨法拉萨法是在日本福山钢铁厂用 1 号 2400m3的高炉基础上,第一次用拉萨法进行对高温炉渣粒化处理[11]。高炉渣通过渣道进入到冲制箱内,进入后与箱内的高压水碰撞,发生水淬,水淬后的水渣在渣粒分离槽内进行压缩,压缩后由泵输送至脱水槽内,在脱水槽内脱完水后,运送出去,而脱水槽内脱下的水流入到沉淀池,以便循环利用。整个系统中含有冷却塔,并设有液面调整泵来调控分离槽的水位[12],如图 1-4 所示。11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彦岭;李兆华;李银河;艾志宏;刘宇;贺超;;以高炉渣为原料制取矿渣棉的试验研究[J];北方钒钛;2011年04期
2 刘宇;路楠;何芳芳;;高炉渣微粉生产工艺技术[J];北方钒钛;2016年03期
3 张帅;李慧;梁精龙;张汉鑫;张立生;;高炉渣的综合回收利用[J];中国有色冶金;2019年01期
4 张倩倩;;探究高炉渣的综合利用及展望[J];冶金与材料;2019年02期
5 张月;王海波;刘湘;;高钛高炉渣提钛综合利用研究现状[J];新型工业化;2018年08期
6 丁满堂;;高钛高炉渣利用研究现状[J];四川冶金;2016年03期
7 ;不同高炉渣法得到的产品[J];河北冶金;2016年08期
8 谢龙;黄双华;钟菘;段寒风;;高钛型高炉渣钢筋混凝土扁梁结构的初探[J];四川建筑;2016年04期
9 杨绪平;;高炉渣处理工艺分析[J];现代冶金;2014年04期
10 王卉;崔素萍;王剑锋;刘玲玲;;风冷高炉渣的化学组成及水硬活性关系研究[J];江西建材;201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文军;高炉渣热载体煤/水蒸气制取合成气的应用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2 田铁磊;高炉渣成纤过程调质剂的熔解机理及均质化行为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3 李朋;高炉渣余热回收及碳资源协同减排应用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4 张明博;低钛高炉渣资源化利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5 张明博;低钛高炉渣资源化利用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7年
6 李大纲;高炉渣中有价组分选择性析出与解离[D];东北大学;2005年
7 孔祥文;有机聚合物改性含钛高炉渣免烧免蒸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袁峥;矿冶废渣在水污染治理中应用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高宏宇;利用水淬高炉渣制备吸附剂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10 任玉森;钢铁行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利用基础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祖峰;镧改性高炉渣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2 李招君;高炉渣纤维用于无土栽培基质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3 张仕然;高炉渣制备硅酸镁铝及其改性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4 李显宝;高炉渣速冷速破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5 项智亮;高炉渣粒化发动机的性能及动力学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6 周夏芝;高炉渣改性及其吸附La~(3+)/Ce~(3+)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7 席晓灿;改性高炉渣钝化修复铅污染土壤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8 刘振超;高炉渣气淬成珠机理及实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9 李万礼;高炉渣导电性、粘度及导热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10 范兆方;高炉渣粒化发动机的本体设计及性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3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86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