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铅酸蓄电池铅膏预脱硫—电积提铅新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F812
【部分图文】:
图 1.1 中国铅精矿和精炼铅产量是重要的金属资源,广泛用于电池、铅材料、氧化铅产品和铅盐等铅资源的消费用途看,80%以上的铅用于电池的生产,铅材料、氧分别占 7%、4%和 2%,由于用于制动设备的铅酸蓄电池寿命有限,时就会报废,因此,报废电池是再生铅生产的主要原料。中国铅消.2 所示。
图 1.2 中国铅消费结构蓄电池生产和消费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大的。电池产量呈持续增长趋势,而近几年产量有所下下降至 20500 万 kVAh,说明国内铅酸蓄电池的生池以其良好的安全性能、高的性价比、稳定可靠特性,仍然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产品和[13,14]。2006–2017
图 1.3 2006–2017 年国内铅酸蓄电池产量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巨大、用途广泛,主要用于汽车等的备用电源电池型铅碳储能电池领域等国民支柱性产业;还广泛用于电动车等动力电池国内铅酸蓄电池消费结构如图 1.4 所示。图 1.4 铅酸蓄电池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本;;重整原料氧化锌液相脱硫[J];炼油设计;1983年03期
2 李江;;句容发电厂1000MW机组脱硫系统问题分析及处理[J];科学中国人;2017年18期
3 T.El.Gammal;赵风林;;在钢的二次精炼中镁的作用[J];钢铁;1987年11期
4 骆云中;;国外煤的微生物脱硫法概况[J];生物科学信息;1988年01期
5 山崎谦一 ,高凌云;煤的微生物脱硫技术发展动态[J];选煤技术;1988年05期
6 张鸿来;;从燃煤排气中同时除去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J];世界环境;1988年01期
7 姜伟明;;工艺条件对石灰脱硫的影响[J];武钢技术;1988年09期
8 杨会谷;;炉内喷吸收剂脱硫[J];电力环境保护;1988年01期
9 杨允载;;干喷吸收剂脱硫技术试验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力环境保护;1988年04期
10 刘琦;;污水脱硫工艺的改造[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8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平;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器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5年
2 沈志刚;基于产物资源化的湿式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亮;杂多酸微乳液催化氧化油品脱硫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翟林智;可再生胺类吸收剂烟气脱硫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红飞;Ni(SO_3CH_3)_2对稠油中硫化物催化裂解的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6 陈民;碱式硫酸铝可再生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7 艾硕;油品金属银吸附和过氧化氢氧化脱硫过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荀苏杭;氧化物负载金属基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燃油脱硫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王建龙;离子液体在燃料油脱硫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李杰;提高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效率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科;废铅酸蓄电池铅膏预脱硫—电积提铅新技术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2 曾成;钢包精炼快速脱硫及控氮工艺协同优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俊鹏;基于多酸的绿色脱硫体系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段月欣;MTBE吸附蒸馏脱硫吸附剂及工艺研究[D];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
5 杨硕;pH分区调控脱硫增效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6 徐学基;可循环胺类吸收剂用于烟气脱硫脱碳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7 齐云霞;α-甲基萘中硫化物的脱除[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8 陈侠;煤浆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9 杨思蔚;化学氧化法脱除石油焦中化合态硫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杨夕;高酸度条件下铁法烟气脱硫动力学及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9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86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