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高磷铁水脱磷工艺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19:27
  由于国际铁矿石的价格波动较大,我国钢铁企业已由过去的资本制约转为资源制约,利用国内现有资源是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全国已探明高磷铁矿石达74.5亿t,开发这部分资源意义重大而深远。目前,铁矿石脱磷技术虽有所突破,但并未真正排除技术上的障碍。随着高磷铁矿的开发利用就会存在实质性问题:一是生铁中的磷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二是对钢材质量的要求愈加苛刻;三是国家对冶炼环境的要求更严格。因此,脱磷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冶炼工况和高磷低硅铁水条件,结合氧化脱磷理论分析以及Factsage的热力学模拟计算,设计实验方案。开发无氟型氧化钙渣系脱磷剂,研究合适的脱磷反应温度、脱磷剂组成及其熔化温度和粘度特性、脱磷剂加入量以及铁水中各元素对脱磷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的脱磷剂方案,确定合理的高磷铁水脱磷工艺,为工业生产提出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对氧化脱磷的理论分析,形成稳定的磷酸盐对于脱磷反应至关重要,且脱磷反应发生在钢-渣界面。脱磷反应有利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是:“三高一低”,即高碱度、高FeO、高渣量、低温度;并且要增强反应熔池内流体运动,增大反应界面。(2)利用Fact...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磷铁水脱磷工艺优化研究


图1.1分别在不同转炉内进行的处理图

示意图,转炉,脱碳,示意图


图 1.2 在同一转炉内进行的示意图磷工艺的特点主要有:①脱磷渣与铁水的分离较简单;②脱碳磷处理;③脱碳炉热量“不充足”;④生产率降低。与脱碳吹炼连续在同一转炉内进行处理[39,40],如图 1.3 所示。

示意图,转炉,内连,治炼


图 1.3 在同一转炉内连续进行的示意图(MURC)磷工艺的特点主要有:①转炉治炼周期缩短;②上炉高温炉渣磷的处理;③热量充足(废钢比提高);④渣量显著降低。铁水脱磷工艺的选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响应曲面法优化内配兰炭赤铁矿球团焙烧工艺[J]. 杨双平,张攀辉,郭拴全,王苗.  钢铁. 2017(01)
[2]高温快速煅烧石灰的物化性质及微观结构的研究[J]. 蔡金林,薛正良,熊天宇,谢煜程,胡彬,李建立.  炼钢. 2017(01)
[3]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the carbothermic reduction of a high-phosphorus oolitic iron ore by FactSage[J]. Wen Yu,Qiong-yao Tang,Jiang-an Chen,Ti-chang S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16(10)
[4]二水草酸亚铁分解行为研究现状[J]. 张少广,徐宏凯.  中国有色冶金. 2016(03)
[5]关于钢中的磷[J]. 薄鑫涛.  热处理. 2015(05)
[6]W6Mo5Cr4V2钢制大规格机用丝锥的热处理[J]. 陈顺民,董向阳.  热处理. 2015(05)
[7]FactSage Thermodynamic Database for Steelmaking Refractory Research[J]. In-Ho JUNG,Marie-Aline VAN ENDE,Mun-Kyu CHO,Zhanmin CAO.  China’s Refractories. 2015(01)
[8]Factsage计算MgO含量对高炉渣粘度的影响[J]. 刘超,张玉柱,康月.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9]高铝钢包渣粘度的计算研究[J]. 张明军,陈伟庆,邵俊宁,贾祥超.  河南冶金. 2014(04)
[10]CaO-FeO-Al2O3-SiO2渣熔化温度特性实验研究[J]. 邢薇,吴龙,李士琦,姚力,刘润藻.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4(05)

硕士论文
[1]磷的析出行为对含铌耐候钢组织形貌及冲击性能的影响[D]. 曹祎哲.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5
[2]磷对压力容器用钢A516组织性能的影响[D]. 胡振.东北大学 2013
[3]抑制铁水脱硅预处理渣发泡的试验研究[D]. 陈涛.东北大学 2010
[4]铁水预处理用耐火材料研究[D]. 蓝振华.上海交通大学 2009
[5]铁水预处理脱锰渣—铁水及转炉渣—钢水间磷的分配平衡[D]. 刘君.武汉科技大学 2007
[6]2.25Cr1Mo钢中磷的平衡晶界偏聚及其对钢的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D]. 刘瑞良.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81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981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f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