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取向电工钢RH深脱硫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09:02
硫能显著增加无取向电工钢的铁芯损耗和降低其磁感,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要求钢中硫含量低于30×10-6,甚至在10×10-6以下,通过铁水预处理和控制转炉回硫量无法满足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生产,炉外深脱硫工艺急需开发。本文以某钢厂RH深脱硫生产DW800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为研究背景,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RH脱硫工业试验,成功将无取向电工钢中硫含量脱到20×10-6以下,本文通过研究及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实验室脱硫实验表明:脱硫剂碱度控制在8~12,Al2O3含量:25%~30%,CaF2含量:4%~6%,MgO含量:6%时,渣系熔点在1400℃以下,钢水初始硫含量在0.00933%~0.01073%条件下,脱硫率随碱度、Al2O3和CaF2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渣系碱度为12,Al2O3含量为25%,CaF2含量为6%, MgO含量为6%时脱硫效果最高,达到86.8%,硫含量降到0.00133%,且渣系熔点为1349℃,RH真空脱硫的时间控制在8~10min较为合适。建立终点硫含量的预测机理模型,采用实验室15kg真空感应炉脱硫实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检测值误差...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绪论
2.1 无取向电工钢简介
2.1.1 无取向电工钢生产工艺
2.1.2 无取向电工钢性能要求
2.2 硫对无取向电工钢的影响
2.2.1 硫对无取向电工钢铁芯损耗的影响
2.2.2 硫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2.2.3 硫对无取向电工钢热加工性能的影响
2.3 无取向电工钢脱硫技术
2.3.1 铁水预处理
2.3.2 控制转炉回硫
2.3.3 炉外二次精炼脱硫
2.4 RH 真空脱硫研究现状
2.4.1 RH 喷粉脱硫
2.4.2 RH 投入法脱硫
2.5 RH 脱硫效果的影响因素
2.5.1 精炼渣化学成分对脱硫效果影响
2.5.2 RH 脱硫渣系研究现状
2.5.3 钢水成分及冶炼条件对脱硫的影响
2.6 RH 脱硫理论基础
2.6.1 RH 脱硫热力学基础
2.6.2 RH 脱硫动力学研究
2.7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2.8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三章 RH 脱硫渣系的实验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实验设备及过程
3.1.2 脱硫实验及熔点测试方案
3.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脱硫剂硫容量的计算
3.2.2 熔点测试结果
3.2.3 实验室脱硫结果
3.2.4 脱硫剂硫容量(Cs)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5 脱硫剂熔点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6 碱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O3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7 Al2O3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8 CaF2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9 炉渣指数(MI)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10 脱硫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11 脱硫剂成分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3 结论
第四章 实验室脱硫机理模型
4.1 脱硫过程的机理分析
4.2 实验室脱硫动力学模型建立
4.3 模型中参数的求解
4.3.1 钢-渣间硫分配比
4.3.2 传质系数(k)
4.4 脱硫机理模型验证
4.5 影响实验室脱硫机理模型的因素
4.5.1 钢液中初始硫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5.2 渣中初始硫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5.3 表观传质系数(J)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5.4 硫分配比(Ls)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5.5 钢-渣质量比(m)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工业脱硫试验
5.1 研究方法
5.2 试验结果
5.3 分析与讨论
2)对硫容量的影响"> 5.3.1 炉渣碱度(CaO/SiO2)对硫容量的影响
2O3含量对硫容量的影响"> 5.3.2 炉渣中 Al2O3含量对硫容量的影响
2O3对硫容量的影响"> 5.3.3 炉渣中 CaO/Al2O3对硫容量的影响
5.3.4 MI 对炉渣硫容量的影响
5.3.5 炉渣碱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3.6 精炼渣氧化性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3.7 炉渣指数(MI)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3.8 钢水中的酸溶铝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3.9 炉渣对硫分配比(Ls)的影响
5.3.10 实测渣-钢间硫分配比与顶渣氧化性之间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硅钢RH处理过程碳和硫行为分析[J]. 闫志伟,张霞,侯东涛,李振,陈泽民,杨吉林. 炼钢. 2013(04)
[2]CaO-Al2O3-SiO2-TiO2渣系熔化性能实验[J]. 郝以党,吴龙,李士琦. 重庆大学学报. 2013(05)
[3]CaO-Al2O3-SiO2基精炼渣LF脱硫的试验研究[J]. 李杰,荣光平,王晓兰,胡承龙,王国粱. 炼钢. 2013(01)
[4]电工钢RH脱硫渣系研究[J]. 冯远超,曾建华,杨森祥,李平凡,张敏,陈亮. 炼钢. 2013(01)
[5]大型电力变压器国产硅钢片应用跟踪监测[J]. 陈金猛,孙萌,李志新,武兰民,张书琦. 电工电气. 2012(12)
[6]沙钢管线钢LF精炼的低成本深脱硫工艺[J]. 邹长东,耿涛,周彦召,赵家七,丁振涛,皇祝平. 钢铁. 2012(11)
[7]无取向电工钢的生产工艺及发展[J]. 吴开明. 中国冶金. 2012(01)
[8]CaO-SiO2-MgO-Al2O3炼铁渣系硫化物容量的热力学模型[J]. 张盟,郭汉杰,丁汝才,王效东,史成斌,杨学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1(09)
[9]攀钢RH脱硫工艺分析[J]. 邱钰杰,虞澜,曾建华,孟华. 钢铁研究. 2011(03)
[10]电工钢冶炼过程中硫含量控制[J]. 卿家胜,袁宏伟,杨森祥,黎建全,李清春,黄登华. 钢铁钒钛. 2011(02)
博士论文
[1]LF合成精炼渣优化与深脱硫工艺研究[D]. 孟劲松.东北大学 2006
[2]LF泡沫精炼渣研究及钢包精炼炉数理模拟[D]. 张东力.东北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无取向电工钢RH脱硫工艺技术研究[D]. 邱钰杰.昆明理工大学 2011
[2]攀钢超低碳钢深脱硫实验研究[D]. 张国兴.重庆大学 2010
[3]LF精炼过程脱硫预报模型的研究[D]. 曹磊.东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83922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绪论
2.1 无取向电工钢简介
2.1.1 无取向电工钢生产工艺
2.1.2 无取向电工钢性能要求
2.2 硫对无取向电工钢的影响
2.2.1 硫对无取向电工钢铁芯损耗的影响
2.2.2 硫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2.2.3 硫对无取向电工钢热加工性能的影响
2.3 无取向电工钢脱硫技术
2.3.1 铁水预处理
2.3.2 控制转炉回硫
2.3.3 炉外二次精炼脱硫
2.4 RH 真空脱硫研究现状
2.4.1 RH 喷粉脱硫
2.4.2 RH 投入法脱硫
2.5 RH 脱硫效果的影响因素
2.5.1 精炼渣化学成分对脱硫效果影响
2.5.2 RH 脱硫渣系研究现状
2.5.3 钢水成分及冶炼条件对脱硫的影响
2.6 RH 脱硫理论基础
2.6.1 RH 脱硫热力学基础
2.6.2 RH 脱硫动力学研究
2.7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2.8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三章 RH 脱硫渣系的实验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实验设备及过程
3.1.2 脱硫实验及熔点测试方案
3.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脱硫剂硫容量的计算
3.2.2 熔点测试结果
3.2.3 实验室脱硫结果
3.2.4 脱硫剂硫容量(Cs)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5 脱硫剂熔点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6 碱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O3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7 Al2O3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2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8 CaF2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9 炉渣指数(MI)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10 脱硫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2.11 脱硫剂成分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3 结论
第四章 实验室脱硫机理模型
4.1 脱硫过程的机理分析
4.2 实验室脱硫动力学模型建立
4.3 模型中参数的求解
4.3.1 钢-渣间硫分配比
4.3.2 传质系数(k)
4.4 脱硫机理模型验证
4.5 影响实验室脱硫机理模型的因素
4.5.1 钢液中初始硫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5.2 渣中初始硫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5.3 表观传质系数(J)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5.4 硫分配比(Ls)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5.5 钢-渣质量比(m)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工业脱硫试验
5.1 研究方法
5.2 试验结果
5.3 分析与讨论
2)对硫容量的影响"> 5.3.1 炉渣碱度(CaO/SiO2)对硫容量的影响
2O3含量对硫容量的影响"> 5.3.2 炉渣中 Al2O3含量对硫容量的影响
2O3对硫容量的影响"> 5.3.3 炉渣中 CaO/Al2O3对硫容量的影响
5.3.4 MI 对炉渣硫容量的影响
5.3.5 炉渣碱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3.6 精炼渣氧化性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3.7 炉渣指数(MI)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3.8 钢水中的酸溶铝含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3.9 炉渣对硫分配比(Ls)的影响
5.3.10 实测渣-钢间硫分配比与顶渣氧化性之间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硅钢RH处理过程碳和硫行为分析[J]. 闫志伟,张霞,侯东涛,李振,陈泽民,杨吉林. 炼钢. 2013(04)
[2]CaO-Al2O3-SiO2-TiO2渣系熔化性能实验[J]. 郝以党,吴龙,李士琦. 重庆大学学报. 2013(05)
[3]CaO-Al2O3-SiO2基精炼渣LF脱硫的试验研究[J]. 李杰,荣光平,王晓兰,胡承龙,王国粱. 炼钢. 2013(01)
[4]电工钢RH脱硫渣系研究[J]. 冯远超,曾建华,杨森祥,李平凡,张敏,陈亮. 炼钢. 2013(01)
[5]大型电力变压器国产硅钢片应用跟踪监测[J]. 陈金猛,孙萌,李志新,武兰民,张书琦. 电工电气. 2012(12)
[6]沙钢管线钢LF精炼的低成本深脱硫工艺[J]. 邹长东,耿涛,周彦召,赵家七,丁振涛,皇祝平. 钢铁. 2012(11)
[7]无取向电工钢的生产工艺及发展[J]. 吴开明. 中国冶金. 2012(01)
[8]CaO-SiO2-MgO-Al2O3炼铁渣系硫化物容量的热力学模型[J]. 张盟,郭汉杰,丁汝才,王效东,史成斌,杨学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1(09)
[9]攀钢RH脱硫工艺分析[J]. 邱钰杰,虞澜,曾建华,孟华. 钢铁研究. 2011(03)
[10]电工钢冶炼过程中硫含量控制[J]. 卿家胜,袁宏伟,杨森祥,黎建全,李清春,黄登华. 钢铁钒钛. 2011(02)
博士论文
[1]LF合成精炼渣优化与深脱硫工艺研究[D]. 孟劲松.东北大学 2006
[2]LF泡沫精炼渣研究及钢包精炼炉数理模拟[D]. 张东力.东北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无取向电工钢RH脱硫工艺技术研究[D]. 邱钰杰.昆明理工大学 2011
[2]攀钢超低碳钢深脱硫实验研究[D]. 张国兴.重庆大学 2010
[3]LF精炼过程脱硫预报模型的研究[D]. 曹磊.东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83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08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