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高磷锰矿浸出液除磷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04:35
  我国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逐渐带动了电解金属锰产业的飞跃发展,导致锰矿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国锰矿资源以贫矿为主,高磷锰矿数量不断增加。其矿物组分复杂,杂质含量高,开采难度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磷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会降低钢材的焊接性能、可塑性、冷弯性、韧性等,进而影响钢材产品质量。因此,研究有效的除磷工艺技术,提高低品位高磷锰矿的资源利用率,促进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用的高磷锰矿选自重庆市城口县,Mn品位10.54%,P品位6.39%,P/Mn为0.391,还含有大量的杂质元素;锰的物相主要是碳酸锰相;磷主要以正磷酸钙、羟基磷酸钙、焦磷酸钙形式存在于磷灰石或胶磷矿中。高磷锰矿经硫酸浸取时,磷灰石溶解,p H降低,酸性增强,焦磷酸根逐渐转化为正磷酸根。因此,高磷锰矿浸出液中主要含有PO43-和少量的P2O74-。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对高磷锰矿浸出液进行除磷实验,重点研究了除磷剂的种类、投加量、反应p H条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确定了不同种类除磷剂的除磷效率,以及适宜的药剂投加量和反应p H条件。氧化钙和硫酸亚铁(Fe2+)对酸性高磷锰矿浸出液除磷...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概述
    1.2 我国锰矿资源特点
    1.3 我国高磷锰矿资源状况
        1.3.1 锰矿中磷的分布特点
        1.3.2 锰矿中磷的危害
    1.4 高磷锰矿脱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强磁选—反浮选
        1.4.2 焙烧法
        1.4.3 微生物法脱磷
        1.4.4 酸浸法
    1.5 湿法浸出液脱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6.1 论文研究意义
        1.6.2 论文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
        2.1.1 实验化学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技术路线
    2.3 实验测定方法
        2.3.1 磷的测定分析方法
        2.3.2 不同形式磷酸盐的测定分析方法
        2.3.3 锰的测定分析方法
    2.4 材料结构性质表征方法
        2.4.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2.4.2 X射线衍射法物相结构分析(XRD)
        2.4.3 扫描电镜分析(SEM)
        2.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3 高磷锰矿硫酸浸取实验研究
    3.1 原材料
    3.2 实验过程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浸出液的磷酸盐含量和形态分析
        3.3.2 浸取过程中磷的转化规律
    3.4 高磷锰矿的矿物性质对比分析
        3.4.1 高磷锰矿基本物理性质对比研究
        3.4.2 高磷锰矿多元素分析对比研究
        3.4.3 高磷锰矿主要物相结构对比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高磷锰矿浸出液除磷试验研究
    4.1 实验原材料
    4.2 实验方法选择
    4.3 钙盐除磷实验研究
        4.3.1 氧化钙除磷实验原理
        4.3.2 氧化钙除磷实验效果分析
    4.4 铁盐除磷实验研究
        4.4.1 铁盐除磷实验原理
        4.4.2 硫酸亚铁除磷实验效果分析
        4.4.3 硫酸铁除磷实验效果分析
        4.4.4 硫酸亚铁/双氧水除磷实验效果分析
        4.4.5 聚合硫酸铁除磷实验效果分析
    4.5 铝盐除磷实验研究
        4.5.1 铝盐除磷实验原理
        4.5.2 硫酸铝除磷实验效能分析
    4.6 镧盐除磷实验研究
        4.6.1 镧盐除磷实验原理
        4.6.2 镧盐除磷实验效能分析
    4.7 复合除磷剂的除磷实验研究
        4.7.1 铁盐和铝盐复合除磷实验效能分析
        4.7.2 铁盐、铝盐、镧盐复合除磷实验效能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化学沉淀法除磷机理分析
    5.1 除磷产物的组成分析
    5.2 除磷产物的物相结构分析
    5.3 除磷产物的红外图谱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092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092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