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离子交换树脂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8 18:32
  本文考察了某商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再生的工艺可行性,对树脂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树脂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过程中适合的应用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树脂工艺可同时实现镍钴回收富集和杂质初步去除的目的;该树脂对镍的吸附容量在50~60 mg/g之间,钴7.5 mg/g左右;吸附后的树脂可用稀硫酸解吸,镍、钴的一次解吸率分别可达到70%和80%以上;经过三次解吸和三次洗涤后,镍钴总解吸率分别可达84%和91%;解吸之后,用Na OH溶液对树脂进行转型,再次用于吸附,树脂对镍钴的吸附性能可接近初始水平;在目前常见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中,树脂适合用于一次除铁铝工序之后。树脂工艺有望缩短现有工艺流程,减少固液分离次数。 

【文章来源】:中国有色冶金. 2020,49(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离子交换树脂在红土镍矿湿法冶金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常见工艺流程简图

吸附容量,树脂,用量,溶液


如图2所示,在实验考察范围内,树脂吸附的主要金属离子是镍,吸附容量在50~60 mg/g。但随着树脂用量的增大,镍吸附容量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该树脂对钴的吸附低于镍,容量约为7.5 mg/g,镍钴吸附总量基本可达到65 mg/g以上。除了镍钴,该树脂对锰、镁也有一定吸附,且吸附容量略高于钴。这可能和溶液中锰、镁的初始浓度较高有关,由浓度差带来的反应推动力可能相对更大。对于溶液中其他杂质金属,该树脂的吸附容量很低,在实验范围内,都小于5 mg/g。4.2 树脂的解吸性能

解吸率,离子,金属


图3给出了解吸一次后各离子的解吸率。可以看出镍和钴的解吸率较高,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杂质离子中,钙和锌的解吸率也很高,但其本身吸附在树脂上的量并不多(图2),而吸附时离子镁和锰的解吸率明显低于镍钴。这导致解吸液的成分较吸附前的原模拟溶液发生了较大变化,目标金属镍和钴的浓度明显提高,而杂质离子的浓度均不同程度下降(表2),尤其是镁和锰,分别从5.3 g/L和3 g/L降低至1 g/L和1.8 g/L。因此,树脂吸附工艺用于红土镍矿湿法冶金中既可实现镍钴的回收和富集,也可实现杂质的初步去除。图4为吸附后的树脂经过多次解吸和洗涤后的镍钴解吸率。可以看出,解吸次数的增多对镍钴总解吸率影响较为明显,经过三次解吸后,镍钴的总解吸率分别达到83%和90%,再经过三次洗涤后,二者总解吸率分别可达84%和9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土镍矿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现状[J]. 李洋洋,李金辉,张云芳,陈志峰.  材料导报. 2015(17)
[2]树脂在吸附铀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 王长福,刘峙嵘,曾凯.  湿法冶金. 2015(04)
[3]红土镍矿资源现状及其冶炼工艺的研究进展[J]. 刘云峰,陈滨.  矿冶. 2014(04)
[4]高压酸浸法从镍红土矿中回收镍钴[J]. 施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3(01)
[5]离子交换技术在火山热液铀钼类型矿石堆浸生产中的应用[J]. 黄汉嘉,李占春.  铀矿地质. 2007(03)
[6]树脂矿浆法提金工艺的研究进展及现状[J]. 符剑刚,刘凌波,熊庆丰,钟宏,曹占芳.  黄金. 2006(01)



本文编号:3145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145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8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