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溶液中V(Ⅴ)与Cr(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6 08:44
钒、铬亦是重要金属元素。高铬型钒渣钠化焙烧熟料的浸出液含有高浓度的钒(V(Ⅴ))与铬(Cr(Ⅵ))。由于V(Ⅴ)与Cr(Ⅵ)性质相近,欲获得高纯度的钒制品与铬制品,必须对溶液中V(Ⅴ)与Cr(Ⅵ)进行有效分离。但目前仍缺乏有效分离溶液中V(Ⅴ)与Cr(Ⅵ)的方法。此外,该浸出液沉钒、沉铬后的废液仍含有V(Ⅴ)与Cr(Ⅵ),而V(Ⅴ)与Cr(Ⅵ)具有高毒性、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分离与回收溶液中的V(Ⅴ)与Cr(Ⅵ)具有重要大的经济意义和环境保护意义。本论文以钒酸钠、铬酸钠的混合溶液模拟高铬型钒渣钠化焙烧熟料的浸出液,采用Dex-V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溶液中V(Ⅴ)与Cr(Ⅵ),建立了相应分离的方法并研究了相关分离机理。本文采用的实验原理为:利用V(Ⅴ)与Cr(Ⅵ)在氧化性方面的微弱差异,利用4%硫酸-乙醇混合溶液为选择性还原剂,将吸附在阴离子交换树脂表面的含Cr(Ⅵ)阴离子选择性还原为Cr(III)阳离子而离开树脂表面,从而与仍然吸附在树脂表面的含V(Ⅴ)阴离子分离。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静态吸附-解吸V(Ⅴ)、Cr(Ⅵ)利用Dex-V阴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了钒铬...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钒铬概述
1.2.1 钒资源概述
1.2.2 铬资源概述
1.3 钒铬分离研究现状
1.3.1 化学沉淀法
1.3.2 溶剂萃取分离法
1.3.3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
1.3.4 其他分离方法
1.4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理论
1.4.1 离子交换树脂法的基本原理
1.4.2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的影响因素
1.4.3 离子交换树脂法在冶金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实验原理及研究方法
2.1 钒铬分离与提取方法的原理
2.2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
2.3 静态实验
2.3.1 吸附实验
2.3.2 解吸实验
2.4 动态实验
2.4.1 动态吸附实验
2.4.2 动态解吸实验
2.5 计算方法
2.6 钒铬分析测定方法
3 树脂静态吸附-解吸V(Ⅴ)、Cr(Ⅵ)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溶液的配置
3.3.2 静态吸附实验
3.3.3 热力学吸附实验
3.3.4 动力学吸附实验
3.3.5 解吸实验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静态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
3.4.2 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4.3 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3.4.4 解吸实验结果分析
3.5 小结
4 树脂动态吸附-解吸V(Ⅴ)、Cr(Ⅵ)的研究
4.1 引言
4.1.1 穿透曲线
4.1.2 洗脱曲线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动态吸附实验
4.3.2 动态解吸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柱床高度的穿透曲线
4.4.2 不同柱床高度的解吸曲线
4.4.3 等温吸附模拟分析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钒铬溶液离子交换法提钒研究[J]. 高官金,彭毅,曹宏斌. 钢铁钒钛. 2015(05)
[2]离子交换树脂对铀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研究[J]. 胡鄂明,张皖桂,王清良,邵二言,梁建龙.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3]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铬(Ⅵ)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J]. 宋秀玲,钱会,刘小丽,李璇. 应用化工. 2013(01)
[4]溶液中钒分离富集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丁瑞锋,刘桂华. 湖南有色金属. 2011(03)
[5]D815树脂吸附钒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J]. 胡盛强,胡蓝双,雷辉,陈建梅,高峰,颜文斌. 当代化工. 2011(03)
[6]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行为研究[J]. 白国华,李建臣,张国范,李光辉. 矿冶工程. 2010(05)
[7]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钒的动力学研究[J]. 万洪强,宁顺明. 矿冶工程. 2010(04)
[8]201×4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Cr(Ⅵ)的机理研究[J]. 黄晓霞,刘茹. 广东化工. 2010(05)
[9]D301大孔树脂吸附钒(V)的性能研究[J]. 司士辉,赵坤,李凌璞,戚斌斌,朱雯.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9(06)
[10]离子交换树脂脱除高浓磷酸钠溶液中的钒(V)和铬(VI)[J]. 沈妮,林晓,曹宏斌,郭奋,张懿. 过程工程学报. 2009(05)
硕士论文
[1]含钒铬酸盐溶液中钒(Ⅴ)和铬(Ⅵ)的分离与回收[D]. 樊烨烨.中南大学 2013
[2]732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Pb2+的去除特性及机理研究[D]. 郭浩.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离子交换树脂对钒(Ⅴ)离子的吸附行为及其应用[D]. 赵坤.中南大学 2009
[4]攀钢钒生产废水中Cr(VI、V(V)治理研究[D]. 李娜.成都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9373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钒铬概述
1.2.1 钒资源概述
1.2.2 铬资源概述
1.3 钒铬分离研究现状
1.3.1 化学沉淀法
1.3.2 溶剂萃取分离法
1.3.3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
1.3.4 其他分离方法
1.4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理论
1.4.1 离子交换树脂法的基本原理
1.4.2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的影响因素
1.4.3 离子交换树脂法在冶金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实验原理及研究方法
2.1 钒铬分离与提取方法的原理
2.2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
2.3 静态实验
2.3.1 吸附实验
2.3.2 解吸实验
2.4 动态实验
2.4.1 动态吸附实验
2.4.2 动态解吸实验
2.5 计算方法
2.6 钒铬分析测定方法
3 树脂静态吸附-解吸V(Ⅴ)、Cr(Ⅵ)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溶液的配置
3.3.2 静态吸附实验
3.3.3 热力学吸附实验
3.3.4 动力学吸附实验
3.3.5 解吸实验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静态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
3.4.2 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4.3 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3.4.4 解吸实验结果分析
3.5 小结
4 树脂动态吸附-解吸V(Ⅴ)、Cr(Ⅵ)的研究
4.1 引言
4.1.1 穿透曲线
4.1.2 洗脱曲线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动态吸附实验
4.3.2 动态解吸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柱床高度的穿透曲线
4.4.2 不同柱床高度的解吸曲线
4.4.3 等温吸附模拟分析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钒铬溶液离子交换法提钒研究[J]. 高官金,彭毅,曹宏斌. 钢铁钒钛. 2015(05)
[2]离子交换树脂对铀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研究[J]. 胡鄂明,张皖桂,王清良,邵二言,梁建龙.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3]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铬(Ⅵ)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J]. 宋秀玲,钱会,刘小丽,李璇. 应用化工. 2013(01)
[4]溶液中钒分离富集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丁瑞锋,刘桂华. 湖南有色金属. 2011(03)
[5]D815树脂吸附钒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J]. 胡盛强,胡蓝双,雷辉,陈建梅,高峰,颜文斌. 当代化工. 2011(03)
[6]D201树脂吸附钒(Ⅴ)的行为研究[J]. 白国华,李建臣,张国范,李光辉. 矿冶工程. 2010(05)
[7]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钒的动力学研究[J]. 万洪强,宁顺明. 矿冶工程. 2010(04)
[8]201×4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Cr(Ⅵ)的机理研究[J]. 黄晓霞,刘茹. 广东化工. 2010(05)
[9]D301大孔树脂吸附钒(V)的性能研究[J]. 司士辉,赵坤,李凌璞,戚斌斌,朱雯.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9(06)
[10]离子交换树脂脱除高浓磷酸钠溶液中的钒(V)和铬(VI)[J]. 沈妮,林晓,曹宏斌,郭奋,张懿. 过程工程学报. 2009(05)
硕士论文
[1]含钒铬酸盐溶液中钒(Ⅴ)和铬(Ⅵ)的分离与回收[D]. 樊烨烨.中南大学 2013
[2]732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Pb2+的去除特性及机理研究[D]. 郭浩.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离子交换树脂对钒(Ⅴ)离子的吸附行为及其应用[D]. 赵坤.中南大学 2009
[4]攀钢钒生产废水中Cr(VI、V(V)治理研究[D]. 李娜.成都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9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18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