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基熔体系统磷杂质净化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12:32
锰基合金产业是我国钢铁行业重要分支之一,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锰基合金生产大国,但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加剧,钢铁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面临巨大困难,锰基合金产业长期以来的弊端暴露无遗:生产技术停滞不前,长期依靠进口高品位锰矿,生产成本受制于人;能耗居高不下,资源浪费严重;产品品质低下,磷等杂质元素含量高,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行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开展了锰基熔体系统的基础研究,旨在阐述锰基熔体中各结构单元的热力学行为,为锰基合金冶炼过程提供最佳工艺参数,减少合金元素损失;为锰基合金磷杂质的去除提供理论依据,有效降低锰基合金中杂质元素含量,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填补锰基多元熔体热力学模型研究的空缺,为此本文对锰基熔体系统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基于共存理论建立了锰基合金系统涉及的Mn-Fe-Si、Mn-Fe-P三元熔体系统、Mn-Fe-Si-P-C复杂多元熔体系统热力学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证明了此类熔体中三元缔合物MnFeSi、MnFeP的存在,阐述了计算活度值与实验测定值在P含量较高时出现偏差的原因,证明...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锰基熔体热力学研究现状
1.2.2 Mn-Fe 熔体脱磷研究现状
1.2.3 Mn-Si 熔体脱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2 锰基熔体平衡热力学模型建立
2.1 二元熔体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2.1.1 锰基二元熔体系统分析
2.1.2 铁基二元熔体系统分析
2.1.3 硅基二元熔体系统分析
2.1.4 Mn-Fe 二元近理想熔体
2.2 三元熔体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2.2.1 Mn-Si-Fe 三元熔体系统分析
2.2.2 Mn-Fe-P 三元熔体系统分析
2.2.3 Si-Fe-P 等其他三元熔体说明
2.3 Mn-Si-Fe-P-C 五元熔体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锰基合金冶炼熔渣热力学模型
3.1 熔渣脱磷能力分析指标及结构模型
3.1.1 熔渣脱磷能力分析指标
3.1.2 熔渣结构理论模型概述
3.2 简单三元渣系脱磷热力学模型建立
3.2.1 CaO-MnO-SiO_2 三元渣系脱磷热力学模型
3.2.2 BaO-MnO-SiO_2 三元渣系脱磷热力学模型
3.3 复杂多元渣系脱磷热力学模型建立
3.3.1 CaO-(BaO)基四元渣系热力学模型
3.3.2 CaO-(BaO)基多元渣系热力学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锰基熔体内部的氧化脱磷解析
4.1 氧化脱磷的理论基础简述
4.2 锰基熔体氧化脱磷系统分析
4.3 熔体内部氧化脱磷可行性判定
4.4 本章小结
5 锰基熔体氧化脱磷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原料
5.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案
5.3.1 渣系的初择及预制实验
5.3.2 硅锰合金氧化脱磷实验
5.3.3 锰铁合金氧化脱磷实验
5.4 结果讨论
5.4.1 MnSi 氧化脱磷熔渣预制实验总结
5.4.2 MnSi 合金氧化脱磷实验结果分析
5.4.3 MnFe 合金氧化脱磷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氧化脱磷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6.1 熔渣熔体系统模型耦合说明
6.2 所用两种脱磷渣系模型方程
6.3 锰基合金氧化脱磷理论分析
6.4 锰基合金氧化脱磷研究小结
7 锰基多元合金的还原脱磷研究
7.1 还原脱磷的理论基础
7.1.1 锰基熔体还原脱磷的系统分析
7.1.2 锰基熔体还原脱磷的理论描述
7.2 含磷粒子对锰基合金稳定性的影响
7.2.1 锰基 Mn-Al-Fe-Si 多元合金的研究概述
7.2.2 Mn-Al-Fe-Si 系统解体研究的实验方案
7.2.3 锰基 Mn-Al-Fe-Si 多元合金的粉化现象
7.2.4 磷对锰基 Mn-Al-Fe-Si 多元系统的影响
7.3 锰基合金还原脱磷研究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文中部分多元熔体熔渣系统模型方程
(1)Mn-Si-Fe-P-C 五元合金熔体模型方程
(2)CaO-SiO_2-MnO-FeO-Fe_2O_3渣系热力学模型方程
(3)CaO-BaO-MnO-SiO_2-P_2O_5五元渣系模型方程
(4)熔体内部无 Ca_3P_2析出纯六元金属熔体模型方程
(5)熔体内部还原脱磷 Ca_3P_2直接析出熔体模型方程
D. 文中部分熔体熔渣模型方程 matlab 计算程序代码
(1)1673K 下 Mn-Fe-P 三元系统模型数值解代码
(2)1600K~2000K 下 CaO-BaO-MnO-SiO_2-P_2O_5模型方程计算代码
(3)1673K 下锰基合金有析出相渣金界面还原脱磷模型方程计算代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稀土硅化物合金粉化原因的探讨及措施[J]. 高浩军. 包钢科技. 2010(02)
[2]锰硅合金沉淀脱磷工艺制度的优化[J]. 曾世林,储少军,禹华芳,梁枝林. 铁合金. 2009(06)
[3]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Mn-C Melts[J]. CHEN Er-bao,WANG Shi-jun(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Resources,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243002,Anhui,China).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2008(02)
[4]高磷锰矿脱磷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萍萍,田学达,刘树根,陈桢. 中国锰业. 2006(01)
[5]中国锰矿资源现状及锰矿勘查设想[J]. 陈仁义,柏琴. 中国锰业. 2004(02)
[6]锰铁合金真空氧化脱磷过程成分变化研究[J]. 王海川,王世俊,周云,吴宝国,董元篪. 铁合金. 2004(02)
[7]锰硅合金炉外脱磷试验研究[J]. 曾世林,刘军,李辉. 铁合金. 2004(01)
[8]锰铁脱磷方法探讨[J]. 刘守平,唐萍. 铁合金. 2003(04)
[9]稀土硅化物合金中PH3气体的逸出行为[J]. 赵群,任存治,涂赣峰,刑鹏飞,李春材,张成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1(02)
[10]BaCO3-BaF2-MnO2渣系对高炉锰铁脱硅的实验研究[J]. 吴宝国,樊希安.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2000(03)
硕士论文
[1]锰铝中间合金的研究[D]. 马立华.重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91772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锰基熔体热力学研究现状
1.2.2 Mn-Fe 熔体脱磷研究现状
1.2.3 Mn-Si 熔体脱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2 锰基熔体平衡热力学模型建立
2.1 二元熔体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2.1.1 锰基二元熔体系统分析
2.1.2 铁基二元熔体系统分析
2.1.3 硅基二元熔体系统分析
2.1.4 Mn-Fe 二元近理想熔体
2.2 三元熔体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2.2.1 Mn-Si-Fe 三元熔体系统分析
2.2.2 Mn-Fe-P 三元熔体系统分析
2.2.3 Si-Fe-P 等其他三元熔体说明
2.3 Mn-Si-Fe-P-C 五元熔体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锰基合金冶炼熔渣热力学模型
3.1 熔渣脱磷能力分析指标及结构模型
3.1.1 熔渣脱磷能力分析指标
3.1.2 熔渣结构理论模型概述
3.2 简单三元渣系脱磷热力学模型建立
3.2.1 CaO-MnO-SiO_2 三元渣系脱磷热力学模型
3.2.2 BaO-MnO-SiO_2 三元渣系脱磷热力学模型
3.3 复杂多元渣系脱磷热力学模型建立
3.3.1 CaO-(BaO)基四元渣系热力学模型
3.3.2 CaO-(BaO)基多元渣系热力学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锰基熔体内部的氧化脱磷解析
4.1 氧化脱磷的理论基础简述
4.2 锰基熔体氧化脱磷系统分析
4.3 熔体内部氧化脱磷可行性判定
4.4 本章小结
5 锰基熔体氧化脱磷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原料
5.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案
5.3.1 渣系的初择及预制实验
5.3.2 硅锰合金氧化脱磷实验
5.3.3 锰铁合金氧化脱磷实验
5.4 结果讨论
5.4.1 MnSi 氧化脱磷熔渣预制实验总结
5.4.2 MnSi 合金氧化脱磷实验结果分析
5.4.3 MnFe 合金氧化脱磷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氧化脱磷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6.1 熔渣熔体系统模型耦合说明
6.2 所用两种脱磷渣系模型方程
6.3 锰基合金氧化脱磷理论分析
6.4 锰基合金氧化脱磷研究小结
7 锰基多元合金的还原脱磷研究
7.1 还原脱磷的理论基础
7.1.1 锰基熔体还原脱磷的系统分析
7.1.2 锰基熔体还原脱磷的理论描述
7.2 含磷粒子对锰基合金稳定性的影响
7.2.1 锰基 Mn-Al-Fe-Si 多元合金的研究概述
7.2.2 Mn-Al-Fe-Si 系统解体研究的实验方案
7.2.3 锰基 Mn-Al-Fe-Si 多元合金的粉化现象
7.2.4 磷对锰基 Mn-Al-Fe-Si 多元系统的影响
7.3 锰基合金还原脱磷研究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文中部分多元熔体熔渣系统模型方程
(1)Mn-Si-Fe-P-C 五元合金熔体模型方程
(2)CaO-SiO_2-MnO-FeO-Fe_2O_3渣系热力学模型方程
(3)CaO-BaO-MnO-SiO_2-P_2O_5五元渣系模型方程
(4)熔体内部无 Ca_3P_2析出纯六元金属熔体模型方程
(5)熔体内部还原脱磷 Ca_3P_2直接析出熔体模型方程
D. 文中部分熔体熔渣模型方程 matlab 计算程序代码
(1)1673K 下 Mn-Fe-P 三元系统模型数值解代码
(2)1600K~2000K 下 CaO-BaO-MnO-SiO_2-P_2O_5模型方程计算代码
(3)1673K 下锰基合金有析出相渣金界面还原脱磷模型方程计算代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稀土硅化物合金粉化原因的探讨及措施[J]. 高浩军. 包钢科技. 2010(02)
[2]锰硅合金沉淀脱磷工艺制度的优化[J]. 曾世林,储少军,禹华芳,梁枝林. 铁合金. 2009(06)
[3]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Mn-C Melts[J]. CHEN Er-bao,WANG Shi-jun(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Resources,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243002,Anhui,China).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2008(02)
[4]高磷锰矿脱磷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萍萍,田学达,刘树根,陈桢. 中国锰业. 2006(01)
[5]中国锰矿资源现状及锰矿勘查设想[J]. 陈仁义,柏琴. 中国锰业. 2004(02)
[6]锰铁合金真空氧化脱磷过程成分变化研究[J]. 王海川,王世俊,周云,吴宝国,董元篪. 铁合金. 2004(02)
[7]锰硅合金炉外脱磷试验研究[J]. 曾世林,刘军,李辉. 铁合金. 2004(01)
[8]锰铁脱磷方法探讨[J]. 刘守平,唐萍. 铁合金. 2003(04)
[9]稀土硅化物合金中PH3气体的逸出行为[J]. 赵群,任存治,涂赣峰,刑鹏飞,李春材,张成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1(02)
[10]BaCO3-BaF2-MnO2渣系对高炉锰铁脱硅的实验研究[J]. 吴宝国,樊希安.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2000(03)
硕士论文
[1]锰铝中间合金的研究[D]. 马立华.重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91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19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