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提钒尾渣和石墨制备高温显热蓄热材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0 20:06
以提钒尾渣为初始原料,经碳热还原除铁处理后得到的提铁尾渣为主要原料,石墨材料为改性剂,采用粉末冶金方法进行了高温显热蓄热材料制备的试验研究。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蓄热材料的主要物相包括Na6.65Al6.24Si9.76O32、多元素组成的铝硅酸盐、钛铁矿以及石墨。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蓄热材料密度和硬度均有下降趋势,而导热系数呈增长趋势。DSC测试结果表明,在500℃以上的中高温区域比热容数值较高。蓄热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在500~750℃范围内,显热蓄热材料蓄热密度为223 k J/kg,蓄热量为0.062 k Wh/kg,1 000 k Wh所需质量为16 000 kg。本研究制备的蓄热材料在500℃以上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适用于高温蓄热系统当中。
【文章来源】:钢铁钒钛. 2020,41(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试验
1.1 碳热还原提钒尾渣制备提铁尾渣
1.2 粉末冶金制备钒钛蓄热材料
1.3 物理参数测定及性能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蓄热材料的物相组成
2.2 蓄热材料的基本物性
2.2.1 密度
2.2.2 硬度
2.3 蓄热材料的导热性能
2.4 蓄热材料的储热性能
2.4.1 比热容
2.4.2 蓄热密度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毛前军,刘宁,彭丽. 可再生能源. 2018(10)
[2]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及进展[J]. 侯静,吴恩辉,李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7(06)
[3]储热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冷光辉,曹惠,彭浩,常春,熊亚选,姜竹,丛琳,赵彦琦,张赣,谯耕,张叶龙,许永,赵伟杰,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05)
[4]提钒尾渣高效脱碱及配矿炼铁工艺[J]. 李兰杰,赵备备,王海旭,白瑞国,陈东辉. 过程工程学报. 2017(01)
[5]熔盐/镁橄榄石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J]. 韩春晖,王周福,王玺堂,刘浩,马妍,陈美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5(S1)
[6]提钒尾渣碳热还原过程实验[J]. 喻雄,孙丽枫,王鹤松,卓渝坤. 重庆大学学报. 2015(02)
[7]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集热系统的应用研究[J]. 修大鹏,曹树梁,许建华,蔡斌,王启春,杨玉国. 山东科学. 2013(02)
[8]钒产品生产废渣的综合利用[J]. 郝建璋,刘安强.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9(10)
[9]钒钛黑瓷的制造工艺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J]. 修大鹏,王启春,杨玉国,谷胜利,孙启正. 中国陶瓷. 2008(04)
[10]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朱教群,张炳,周卫兵. 节能. 2007(04)
博士论文
[1]利用煤系高岭土原位合成α-Al2O3-SiCw系太阳能储热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D]. 劳新斌.武汉理工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利用钒钛尾渣制备黑瓷及其太阳能集热应用[D]. 李国伟.西华大学 2015
[2]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太阳能蓄热材料的研究[D]. 葛海鹏.武汉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98358
【文章来源】:钢铁钒钛. 2020,41(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试验
1.1 碳热还原提钒尾渣制备提铁尾渣
1.2 粉末冶金制备钒钛蓄热材料
1.3 物理参数测定及性能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蓄热材料的物相组成
2.2 蓄热材料的基本物性
2.2.1 密度
2.2.2 硬度
2.3 蓄热材料的导热性能
2.4 蓄热材料的储热性能
2.4.1 比热容
2.4.2 蓄热密度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毛前军,刘宁,彭丽. 可再生能源. 2018(10)
[2]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及进展[J]. 侯静,吴恩辉,李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7(06)
[3]储热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冷光辉,曹惠,彭浩,常春,熊亚选,姜竹,丛琳,赵彦琦,张赣,谯耕,张叶龙,许永,赵伟杰,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05)
[4]提钒尾渣高效脱碱及配矿炼铁工艺[J]. 李兰杰,赵备备,王海旭,白瑞国,陈东辉. 过程工程学报. 2017(01)
[5]熔盐/镁橄榄石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J]. 韩春晖,王周福,王玺堂,刘浩,马妍,陈美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5(S1)
[6]提钒尾渣碳热还原过程实验[J]. 喻雄,孙丽枫,王鹤松,卓渝坤. 重庆大学学报. 2015(02)
[7]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集热系统的应用研究[J]. 修大鹏,曹树梁,许建华,蔡斌,王启春,杨玉国. 山东科学. 2013(02)
[8]钒产品生产废渣的综合利用[J]. 郝建璋,刘安强.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9(10)
[9]钒钛黑瓷的制造工艺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J]. 修大鹏,王启春,杨玉国,谷胜利,孙启正. 中国陶瓷. 2008(04)
[10]显热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朱教群,张炳,周卫兵. 节能. 2007(04)
博士论文
[1]利用煤系高岭土原位合成α-Al2O3-SiCw系太阳能储热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D]. 劳新斌.武汉理工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利用钒钛尾渣制备黑瓷及其太阳能集热应用[D]. 李国伟.西华大学 2015
[2]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太阳能蓄热材料的研究[D]. 葛海鹏.武汉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98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19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