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
发布时间:2021-05-28 09:49
采用沉淀-电解氧化联合技术处理高铁氰化提金废水,重点考察了沉淀剂添加量、沉淀时间、温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等因素对总氰、游离氰和铁氰络合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Cl2加入量的增大,氰化废水中各主要离子的沉淀率逐步增加。常温下向100 mL含氰废水中加入3.0 g CuCl2并搅拌40 min后,总氰(CNT)、CN-、Fe离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29%、98.00%与100%。以钛板为阴阳极,采用一阴两阳体系对沉淀后液进行电解氧化实验,当电压为6 V、极间距为15 mm、电解时间为5 h、初始浓度为60%的条件下,CNT和C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9.76%和99.90%。XRD分析表明,沉淀过程中铜氰、铁氰络合离子的去除主要归因于CuCN、Cu2Fe(CN)6、CuSCN等沉淀的形成。电解氧化过程中随着外加电压与氯离子浓度的增大,废水中残存的游离氰与金属氰络合离子的去除率逐渐增加,这主要是阳极反应产生的Cl2/ClO-等强氧化剂作用的结果。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高铁氰化提金废水的综合处理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2020,14(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O2/Air法—化学沉淀法联合处理氰化浸金废水[J]. 闵宇,韩永群,潘祖鸿. 黄金. 2017(12)
[2]陕西省太白县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分析[J]. 张革利,李伟,侯俊富,刘普凯,张旭涛,王雷. 黄金. 2016(10)
[3]含铁氰化提金废水综合回收研究[J]. 周军,王丽君,张华,宋永辉,党晓娥,张秋利. 稀有金属. 2015(10)
[4]高浓度氰化提金废水的电吸附处理实验研究[J]. 宋永辉,吴春辰,田慧,雷思明,兰新哲. 稀有金属. 2016(05)
[5]Bi2MoO6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氰化物的研究[J]. 张娟娟,窦远明,李静,张宝锋,张彦平,赵旭.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3)
[6]可见光分解-氯碱氧化法去除废水中的铁氰化物[J]. 黄思远,孙贤波,钱飞跃,蔡佳骏. 化工环保. 2014(04)
[7]硫酸锌沉淀法处理高铜氰化废水的研究[J]. 宋永辉,屈学化,吴春晨,兰新哲,周军. 稀有金属. 2015(04)
[8]二价铜盐沉淀—树脂吸附处理氰化提金废水的研究[J]. 王碧侠,屈学化,宋永辉,李延霞,兰新哲. 黄金. 2013(08)
[9]离子交换纤维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J]. 党晓娥,兰新哲,郭莹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07(05)
[10]电积-酸化法从高铜氰溶液中回收铜氰锌[J]. 胡湖生,杨明德,党杰,王峻峰,公锡泰. 有色金属. 2000(03)
本文编号:3208023
【文章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2020,14(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O2/Air法—化学沉淀法联合处理氰化浸金废水[J]. 闵宇,韩永群,潘祖鸿. 黄金. 2017(12)
[2]陕西省太白县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分析[J]. 张革利,李伟,侯俊富,刘普凯,张旭涛,王雷. 黄金. 2016(10)
[3]含铁氰化提金废水综合回收研究[J]. 周军,王丽君,张华,宋永辉,党晓娥,张秋利. 稀有金属. 2015(10)
[4]高浓度氰化提金废水的电吸附处理实验研究[J]. 宋永辉,吴春辰,田慧,雷思明,兰新哲. 稀有金属. 2016(05)
[5]Bi2MoO6薄膜电极光电催化氧化处理氰化物的研究[J]. 张娟娟,窦远明,李静,张宝锋,张彦平,赵旭.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3)
[6]可见光分解-氯碱氧化法去除废水中的铁氰化物[J]. 黄思远,孙贤波,钱飞跃,蔡佳骏. 化工环保. 2014(04)
[7]硫酸锌沉淀法处理高铜氰化废水的研究[J]. 宋永辉,屈学化,吴春晨,兰新哲,周军. 稀有金属. 2015(04)
[8]二价铜盐沉淀—树脂吸附处理氰化提金废水的研究[J]. 王碧侠,屈学化,宋永辉,李延霞,兰新哲. 黄金. 2013(08)
[9]离子交换纤维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J]. 党晓娥,兰新哲,郭莹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07(05)
[10]电积-酸化法从高铜氰溶液中回收铜氰锌[J]. 胡湖生,杨明德,党杰,王峻峰,公锡泰. 有色金属. 2000(03)
本文编号:3208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20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