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提铜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9-08 10:11
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属于"三高一低"的难处理的氧化铜矿,其矿石具有高钙镁、高含泥量、高氧化率和低铜品位的特点。本文综述了该类矿物的资源特征、浸出方法和浸出液提铜方法。主要浸出方法包括:浮选法、氨浸法、细菌浸出等。铜氨溶液中提铜方法有萃取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等,目前氨浸法和产氨菌浸出能有效而经济地浸出,但氨浸法由于氨的挥发性和产氨菌浸出培养问题都有其缺陷,因此,笔者认为常温下低浓度氨浸—萃取或产氨菌浸出—萃取是从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石提取铜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文章来源】: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20,11(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硫化浮选机理
酸浸法是使用无机酸水溶液为浸出剂浸取矿石中金属的方法,其浸矿机理如图2所示,矿石中的金属铜与无机酸中氢离子发生反应浸入溶液中,常用的无机酸有:盐酸、硫酸、碳酸等。黄明清等对某高碱性氧化铜矿进行高温搅拌浸出试验,矿样铜品位1.9%,结合氧化铜达到22.48%,该矿中铜矿物主要为孔雀石、硅孔雀石,通过试验分析得到铜浸出率为75.12%,每吨矿的耗酸量为172.44 kg,浸出效果好,但酸浸得到的浸出液中杂质离子较多,不利于对溶液中目的金属进行选择性萃取,同时浸出剂会与矿石中的大多数金属反应,酸消耗量大,矿石中铜品位低,经济效益不明显[23]。
氨浸法是对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最有效的浸出手段,其浸矿机理如图3所示,矿石中的铜与氨生成稳定的络合离子浸入溶液中,而钙、镁等金属不参加反应,从而使目的金属与杂质金属分离,其优点是氨浸法的浸出剂用量少,选择性高,可得到较纯净的溶液。Liu等采用氨-碳酸铵体系对某氧化铜渣进行浸出实验,该氧化铜渣铜品位为1.12%,渣中铜矿物以孔雀石矿物为主,钙镁金属含量较高,实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中的含孔雀石的铜矿石可以通过氨浸法回收,较优浸出工艺条件为:氨水浓度2 mol/L、碳酸铵浓度0.5 mol/L、液固比为8∶1 g/m L、搅拌速度300 r/min、反应温度55℃,在该条件下,铜的浸出率为70.6%[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某氧化铜浮选试验研究[J]. 吕超,赵轩,梁溢强,乔吉波,张晶,简胜.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9(03)
[2]云南某难选氧化铜矿浮—磁联合选矿试验[J]. 易运来. 现代矿业. 2018(09)
[3]玉龙铜矿难选氧化铜矿高效选矿及工业应用研究[J]. 青岩,郭文鹏,张海荣,陈飞. 中国矿山工程. 2018(04)
[4]中国铜矿预测模型与资源潜力[J]. 崔宁,陈建平,向杰. 地学前缘. 2018(03)
[5]国外某难选高铁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J]. 张晓峰.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3)
[6]离子交换法从氧化铜钴矿加压氨浸液中分离铜钴的研究[J]. 黄涛,陈丽杰,张喆秋,刘建华,田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8(04)
[7]新疆某氧化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J]. 郜伟,方明山.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2)
[8]结合氧化铜回收技术与理论研究进展[J]. 许婷婷,周平. 矿冶. 2017(06)
[9]Effect of ultraviolet mutagenesis on heterotrophic strain mutation and bioleaching of low grade copper ore[J]. 吴爱祥,胡凯建,王洪江,张爱卿,杨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7(10)
[10]碱性氧化铜矿产氨菌浸出特性[J]. 尹升华,谢芳芳,陈勋. 工程科学学报. 2017(03)
本文编号:3390601
【文章来源】: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20,11(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硫化浮选机理
酸浸法是使用无机酸水溶液为浸出剂浸取矿石中金属的方法,其浸矿机理如图2所示,矿石中的金属铜与无机酸中氢离子发生反应浸入溶液中,常用的无机酸有:盐酸、硫酸、碳酸等。黄明清等对某高碱性氧化铜矿进行高温搅拌浸出试验,矿样铜品位1.9%,结合氧化铜达到22.48%,该矿中铜矿物主要为孔雀石、硅孔雀石,通过试验分析得到铜浸出率为75.12%,每吨矿的耗酸量为172.44 kg,浸出效果好,但酸浸得到的浸出液中杂质离子较多,不利于对溶液中目的金属进行选择性萃取,同时浸出剂会与矿石中的大多数金属反应,酸消耗量大,矿石中铜品位低,经济效益不明显[23]。
氨浸法是对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最有效的浸出手段,其浸矿机理如图3所示,矿石中的铜与氨生成稳定的络合离子浸入溶液中,而钙、镁等金属不参加反应,从而使目的金属与杂质金属分离,其优点是氨浸法的浸出剂用量少,选择性高,可得到较纯净的溶液。Liu等采用氨-碳酸铵体系对某氧化铜渣进行浸出实验,该氧化铜渣铜品位为1.12%,渣中铜矿物以孔雀石矿物为主,钙镁金属含量较高,实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中的含孔雀石的铜矿石可以通过氨浸法回收,较优浸出工艺条件为:氨水浓度2 mol/L、碳酸铵浓度0.5 mol/L、液固比为8∶1 g/m L、搅拌速度300 r/min、反应温度55℃,在该条件下,铜的浸出率为70.6%[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某氧化铜浮选试验研究[J]. 吕超,赵轩,梁溢强,乔吉波,张晶,简胜.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9(03)
[2]云南某难选氧化铜矿浮—磁联合选矿试验[J]. 易运来. 现代矿业. 2018(09)
[3]玉龙铜矿难选氧化铜矿高效选矿及工业应用研究[J]. 青岩,郭文鹏,张海荣,陈飞. 中国矿山工程. 2018(04)
[4]中国铜矿预测模型与资源潜力[J]. 崔宁,陈建平,向杰. 地学前缘. 2018(03)
[5]国外某难选高铁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J]. 张晓峰.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3)
[6]离子交换法从氧化铜钴矿加压氨浸液中分离铜钴的研究[J]. 黄涛,陈丽杰,张喆秋,刘建华,田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8(04)
[7]新疆某氧化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J]. 郜伟,方明山.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2)
[8]结合氧化铜回收技术与理论研究进展[J]. 许婷婷,周平. 矿冶. 2017(06)
[9]Effect of ultraviolet mutagenesis on heterotrophic strain mutation and bioleaching of low grade copper ore[J]. 吴爱祥,胡凯建,王洪江,张爱卿,杨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7(10)
[10]碱性氧化铜矿产氨菌浸出特性[J]. 尹升华,谢芳芳,陈勋. 工程科学学报. 2017(03)
本文编号:3390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39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