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换热装置对改善转炉汽化冷却装置经济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19:00
转炉汽化冷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冷却件的寿命大大提高,它不但能够保证一次能源的充分开发,同时对二次能源也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利用,降低了钢的成本,增加了钢的产量。由于汽化冷却的冷却方式可靠且冷却质量高,从技术发展上看,它能满足各种除尘净化方法,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排放。在一般的工厂设计当中,往往将烟道出口热量利用烟罩收集后,通过管道直接喷水减温后送至除尘器。除尘器经过湿法除尘、电除尘、布袋除尘等措施降低烟气温度以及净化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排烟要求。通过设计、计算、模拟以及与甲方实地考察,在连接汽化冷却烟道及除尘器间的管道内增设气水换热装置,不但可以达到上述要求,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烟气利用整体的经济性,同时也能减少除尘设备投资。经过计算,与设备厂家沟通后,通过增加气—水换热装置,不但能快速、高效的将烟气温度由汽化冷却余热锅炉排出的900℃降为180℃,还可制备出大量的蒸汽,将这部分蒸汽加以二次开发利用或并网至厂区低压蒸汽管网当中,可取得较为客观的经济效益。当然,由于饱和蒸汽在输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水,带水后的蒸汽管道在运行当中水击现象极为严重,因此,在转炉车间厂房临近位置建...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除氧器
图 1.2 汽包.4.3 循环水泵循环水泵是一种输送或加压流体的机器。由叶片、外壳、电机等组成。从外分为卧式和立式,根据不同的用途水泵的可选流量及扬程也不尽相同。.4.4 蓄热器蓄能器是保证蒸汽有效使用的可靠设备。它的作用与用户安装的蓄热器相反是将周期波动性的蒸汽转化为连续稳定蒸汽的重要设备。常用的蓄能器是湿法力蓄能器。随着其压力的变化,饱和水的焓在不断变化,达到蓄热或放热能的。
图 1.2 汽包3 循环水泵循环水泵是一种输送或加压流体的机器。由叶片、外壳、电机等组成。从为卧式和立式,根据不同的用途水泵的可选流量及扬程也不尽相同。4 蓄热器蓄能器是保证蒸汽有效使用的可靠设备。它的作用与用户安装的蓄热器相将周期波动性的蒸汽转化为连续稳定蒸汽的重要设备。常用的蓄能器是湿蓄能器。随着其压力的变化,饱和水的焓在不断变化,达到蓄热或放热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过增加气水换热器改善转炉汽化冷却余热锅炉经济性的探讨[J]. 敖宁,陈伟鹏,李雨晴.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13)
[2]工业加热炉辐射传热节能方法与发展趋势[J]. 黄小春,胡明辅,董福生. 节能技术. 2013(03)
[3]新型槽式真空热管集热器的热效率及火用效率分析[J]. 徐吉富,朱跃钊,蒋金柱,董宝军. 真空. 2009(02)
[4]氧燃烧方式下煤粉锅炉辐射传热特性分析[J]. 王小华,刘豪,邱建荣,盛昌栋. 热能动力工程. 2009(01)
[5]太阳能热电装置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析[J]. 赵在理,杨天麒,夏胜雄.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11)
[6]槽式太阳聚光器的研究[J]. 肖遵林,施钰川. 可再生能源. 2007(02)
[7]高炉冷却壁与炉气之间的换热特性[J]. 吴俐俊,周伟国. 钢铁研究学报. 2006(11)
[8]火电机组回热系统损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J]. 李永华,李庚生,闫顺林. 动力工程. 2006(04)
[9]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开发及其传热分析[J]. 赵玉兰,张红,战栋栋,庄骏. 石油化工设备. 2006(04)
[10]能级效率显式矩阵算法[J]. 闫水保,魏新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07)
硕士论文
[1]转炉余热烟道热应力计算[D]. 孟祥东.东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85293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除氧器
图 1.2 汽包.4.3 循环水泵循环水泵是一种输送或加压流体的机器。由叶片、外壳、电机等组成。从外分为卧式和立式,根据不同的用途水泵的可选流量及扬程也不尽相同。.4.4 蓄热器蓄能器是保证蒸汽有效使用的可靠设备。它的作用与用户安装的蓄热器相反是将周期波动性的蒸汽转化为连续稳定蒸汽的重要设备。常用的蓄能器是湿法力蓄能器。随着其压力的变化,饱和水的焓在不断变化,达到蓄热或放热能的。
图 1.2 汽包3 循环水泵循环水泵是一种输送或加压流体的机器。由叶片、外壳、电机等组成。从为卧式和立式,根据不同的用途水泵的可选流量及扬程也不尽相同。4 蓄热器蓄能器是保证蒸汽有效使用的可靠设备。它的作用与用户安装的蓄热器相将周期波动性的蒸汽转化为连续稳定蒸汽的重要设备。常用的蓄能器是湿蓄能器。随着其压力的变化,饱和水的焓在不断变化,达到蓄热或放热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过增加气水换热器改善转炉汽化冷却余热锅炉经济性的探讨[J]. 敖宁,陈伟鹏,李雨晴.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13)
[2]工业加热炉辐射传热节能方法与发展趋势[J]. 黄小春,胡明辅,董福生. 节能技术. 2013(03)
[3]新型槽式真空热管集热器的热效率及火用效率分析[J]. 徐吉富,朱跃钊,蒋金柱,董宝军. 真空. 2009(02)
[4]氧燃烧方式下煤粉锅炉辐射传热特性分析[J]. 王小华,刘豪,邱建荣,盛昌栋. 热能动力工程. 2009(01)
[5]太阳能热电装置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析[J]. 赵在理,杨天麒,夏胜雄.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11)
[6]槽式太阳聚光器的研究[J]. 肖遵林,施钰川. 可再生能源. 2007(02)
[7]高炉冷却壁与炉气之间的换热特性[J]. 吴俐俊,周伟国. 钢铁研究学报. 2006(11)
[8]火电机组回热系统损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J]. 李永华,李庚生,闫顺林. 动力工程. 2006(04)
[9]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开发及其传热分析[J]. 赵玉兰,张红,战栋栋,庄骏. 石油化工设备. 2006(04)
[10]能级效率显式矩阵算法[J]. 闫水保,魏新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07)
硕士论文
[1]转炉余热烟道热应力计算[D]. 孟祥东.东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85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58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