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高炉炉顶料流调节阀的电液伺服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8 21:33
  料流调节阀作为当前炉顶布料技术中实现节能目的的关键部件,已成为国内外高炉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面对复杂工况,特别是焦炭比、原料比发生变化时,料流调节阀难以及时调节其开口度的大小,这不仅会对钢铁产量、质量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系统误动作,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本文在充分研究高炉炉顶布料技术的基础上,以提高高炉产量、减小高炉能耗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料流调节阀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对高炉的结构构造进行了介绍并针对传统物料钟炉炉顶设备的缺点,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并罐式物料钟炉炉顶设备,并详细描述了其工艺过程以及结构特点。在阐述了炉顶布料方式、电液伺服控制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料流调节阀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料流调节阀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结合不同工况,详细阐述了料流调节阀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特定液压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针对现有炉顶布料技术响应速率慢、可靠性差、能耗高等缺陷,以提高料流调节阀稳定性、高效性为目的,创新性地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液伺服阀的油液回路。依据所设计的特定液压系统的结构特点,搭建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炉炉顶料流调节阀的电液伺服控制研究


并罐式无料钟炉顶简图

控制图,炉顶设备,控制图


高炉炉顶料流调节阀的电液伺服控制研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如因开关到位等位置信号的抖动;因炉顶设备震动联轴器松动,造成编码器数值持续跳动,进而引起炉顶自动控制程序不行紊乱,造成高炉无法正常下料。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新型炉顶设备软硬件两方面入手进行解决。控制方法如下图 2.2 所示:

结构图,料流调节阀,结构图,布料


图 2.3 新型料流调节阀结构图Fig.2.3 Structure of the new flow regulating valve精确布料的原理炉,通常可对其布料溜槽的倾角和转动称量方式进行调控,达到提高冶炼效率的关键设备,料流调节阀可通过改变其运行时的布料原理图如图 2.4 所示[2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新型料流调节阀的仿真研究[J]. 戴文军,郑军,王蜀生.  机械工程师. 2016(11)
[2]高炉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技术创新[J]. 段小朋,杨立江,季品风.  冶金设备. 2016(04)
[3]电液伺服系统建模、辨识与控制的研究现状[J]. 黎波,陈军,张伟明,张镇,陈雁.  机床与液压. 2016(13)
[4]新型无料钟炉顶设备的结构及制造技术[J]. 庄涛,刘建宏,段小朋,季品风.  冶金设备. 2015(04)
[5]基于云模型的电液比例位置系统同步偏差控制研究[J]. 曾智良,周德俭,冯志君.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4(03)
[6]高炉炉顶称YBC-200在9#高炉的应用及问题的处理方法[J]. 徐健余,裘井民.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3(01)
[7]液压负载模拟器控制方法研究[J]. 周克俭,李玉华,于云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35)
[8]基于AMESim的液压变压器输出压力特性仿真研究(英文)[J]. 刘贻欧,黄亚农,于俊,黎申.  机床与液压. 2012(19)
[9]斜轴式液压变压器变压比的影响因素分析[J]. 李雪原,苑士华,胡纪滨,魏超.  兵工学报. 2012(07)
[10]基于AMESim的负载敏感系统仿真与分析[J]. 王纪森,林志纲.  机床与液压. 2012(08)

博士论文
[1]三级电液伺服阀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刘小初.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2]基于GMM转换器喷嘴挡板伺服阀的研究[D]. 王传礼.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双喷嘴挡板伺服阀动态参数寻优及仿真研究[D]. 陈良华.武汉科技大学 2015
[2]新钢11#高炉炉顶布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龚美华.东北大学 2013
[3]小网工况汽轮机数字电液伺服控制的研究[D]. 王慧星.上海交通大学 2011
[4]电液伺服系统模糊PID控制仿真与试验研究[D]. 田凡.太原理工大学 2010
[5]6-DOF串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及控制研究[D]. 胡安元.上海交通大学 2010
[6]直接位置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电磁场研究[D]. 杨云.兰州理工大学 2009
[7]水压伺服阀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D]. 张仲良.华中科技大学 2007
[8]智能PID整定方法的仿真与实验研究[D]. 李瑞霞.太原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5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595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2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