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钢铁行业碳减排驱动因素及其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4 14:3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日益增强,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日益严重。我国以钢铁企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在国家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工业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进程是我国正面临的工作,建筑工程、道路交通等各个方面发展对于钢铁需求量非常大,故行业碳排放量在全国比例更高,在总排放量中高达15%。最近几年,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但整体能耗水平仍然低于国际水平,每吨钢碳排放量平均约为2.1吨,高于先进水平国家0.3吨,故我们还要加强对钢铁行业碳减排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将其作为我国重要发展目标。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钢铁行业碳减排驱动因素分析,二是碳减排路径研究。首先,论文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本文依据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其次,对钢铁行业以及碳排放碳减排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梳理出碳减排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运用LMDI方法,构建具体的碳减排驱动因素模型,对钢铁行业碳减排驱动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再次,建立LEA...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钢铁行业
        2.1.2 碳排放与碳减排
    2.2 相关理论综述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低碳经济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3.3 个人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铁行业碳减排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3.2 钢铁行业碳排放的现状分析
    3.3 钢铁行业碳减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铁行业碳减排驱动因素分析
    4.1 钢铁行业碳减排驱动因素的理论分析
        4.1.1 能源消费结构因素
        4.1.2 能源效率因素
        4.1.3 钢铁生产的工序和工艺因素
    4.2 模型构建
        4.2.1 数据来源
        4.2.2 实证分析
        4.2.3 实验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铁行业碳减排路径的选择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实证分析
        5.2.1 宏观经济假定
        5.2.2 情景定义
        5.2.3 实证分析
        5.2.4 路径选择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LMDI模型的贵阳市交通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曹甲威,赵翠薇.  贵州科学. 2017(01)
[2]中国碳减排的驱动因素及路径研究[J]. 张爱美,王梦楠.  河北学刊. 2016(06)
[3]基于LMDI的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解[J]. 武晓斌.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6)
[4]当前我国工业碳排放现状及减排路径探讨[J]. 唐敬霞.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6(02)
[5]我国碳排放增长分阶段驱动因素研究[J]. 朱帮助,王克凡,王平.  经济学动态. 2015(11)
[6]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 苟林.  生态经济. 2015(09)
[7]基于LEAP-Power模型的电力产业碳减排政策情景研究[J]. 武群丽,祖红莲.  预测. 2015(04)
[8]我国区域碳排放的差异及减排路径研究[J]. 梁文群,欧阳正杰,李玮.  管理现代化. 2015(01)
[9]中国钢铁行业技术减排的协同效益分析[J]. 马丁,陈文颖.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1)
[10]“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 黄群慧.  中国工业经济. 2014(10)



本文编号:3661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661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