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高铜高硫氰根氰化提金尾液综合处理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4 02:10
  针对氰化提金尾液循环利用过程杂质离子积累引起的氰化钠耗量过大、金浸出率较低的问题,采用分步沉淀和离子交换法降低外排液中Cu(CN)2-3、SCN-以及其它阴离子浓度,使其返回浸出系统,实现有毒提金尾液的“零”排放。 在分析氰化提金尾液中Fe(CN)4-6和SCN-对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与解吸过程造成干扰的基础上,首先研究201×7树脂对Fe(CN)4--6、SCN吸附热力学、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298K~313K范围内,201×7树脂对Fe(CN)4-6、SCN-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该过程是一个熵增、吸热、自发进行的离子交换过程。常温下,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提金尾液,其中Fe(CN)4-6、SCN-快速吸附到树脂上,吸附初期为膜扩散所控制,吸附后期为孔隙扩散所控制。扩散到固定层中的Fe(CN)4-6、SCN-由于被树脂表面的官能团紧紧固定,导致负载树脂在硫酸酸化脱氰过程生成Zn2Fe(CN)6、Cu2Fe(CN)6以及CuSCN,附着在树脂上,造成树脂中毒,可通过选择性沉淀先除去Fe(CN)4-6、SCN-。 硫酸锌、硫酸铜对提金尾液中Cu(CN)2-3...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氰化提金尾液的组成
        1.2.1 亚铁氰配合物
        1.2.2 铜氰配合物
        1.2.3 锌氰配合物
        1.2.4 硫代硫酸根、亚硫酸根、硫酸根
        1.2.5 硫氰酸根
    1.3 氰化提金尾液主要处理方法
        1.3.1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
        1.3.2 碱性氯化法
        1.3.3 酸化法
        1.3.4 离子交换法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工艺路线
2 实验程序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试剂和主要设备
        2.2.1 化学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程序
        2.3.1 树脂活化预处理
        2.3.2 硫氰根、亚铁氰根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实验
        2.3.3 硫酸锌降铜、铁实验
        2.3.4 硫酸铜沉硫氰根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总氰的分析
        2.4.2 游离氰根的分析
        2.4.3 高浓度铜的分析
        2.4.4 低浓度铁、锌和铜的分析
        2.4.5 硫氰根的分析
        2.4.6 硫代硫酸根与亚硫酸根的分析
        2.4.7 吸附前后树脂的分析表征
3 201×7 树脂吸附 Fe(CN)6
4-和 SCN-的热力学与动力学
    3.1 Fe(CN)6
4-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
        3.1.1 Fe(CN)6
4-吸附热力学
        3.1.2 Fe(CN)6
4-吸附动力学
        3.1.3 Fe(CN)6
4-在树脂上的扩散行为
    3.2 树脂对 SCN-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
        3.2.1 SCN-吸附热力学
        3.2.2 SCN-吸附动力学
        3.2.3 SCN-在树脂上的扩散行为
    3.3 本章小结
4 氰化提金尾液降铜降硫氰根实验研究
    4.1 硫酸锌沉淀法降铜沉铁实验
        4.1.1 硫酸锌加入量的影响
        4.1.2 沉淀时间的影响
        4.1.3 沉淀温度的影响
    4.2 硫酸铜沉淀法降硫氰根实验
        4.2.1 降铜溶液的制备
        4.2.2 硫酸铜加入量的影响
        4.2.3 沉淀时间的影响
        4.2.4 沉淀温度的影响
        4.2.5 pH 值的影响
    4.3. 沉淀渣的处理
        4.3.1 硫酸锌降 Cu2(CN)3
2-沉淀渣的处理
        4.3.2 硫酸铜降 SCN-沉淀渣的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树脂深度处理实验
    5.1 树脂量的影响
    5.2 吸附时间的影响
    5.3 吸附温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69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769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