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我国科学家对北极治理的知识贡献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04:47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及世界性资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到来,全球治理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北极地区因具有资源及航运方面的价值,引起北冰洋国家的争夺及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各国开始积极投身到北极治理事务中来。中国作为一个北极地区的域外国家,要实现积极有效地参与北极治理事务,需要寻找有效的突破口。而对北极治理制度的发展方向而言,科学家及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北极治理研究多集中于国际法、航道、环境治理等定性研究,且角度略微单一,因此本文对我国科学家对北极治理的知识贡献现状进行整体研究,一方面通过定量的方法总结当前北极治理研究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定性的专家访谈法,结合专家的意见来对如何促进未来我国科学家在北极治理的知识贡献提出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1)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梳理了北极治理的起源和发展及全球治理下北极治理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继而指出了科学家对于北极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将“科学家”这一角色引入本文的研究中,接着将知识管理范畴内的知识贡献现状做一探究,并纳入本文的研究,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综述了文献计量分析法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特别指出当前该方法在北极研究的应用。3)知识贡献综合分析部分,主要是对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内北极治理研究的核心论文进行分析,从自科和社科两个维度梳理了我国科学家对北极治理的知识贡献的发展脉络,发现了高产作者及高产机构,确定了当前的研究主题。4)专家访谈部分,结合前文的文献计量,选择高产作者和高影响力作者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内容涉及知识贡献的持续社会效益、知识贡献主体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根据访谈结果提出了我国科学家在北极治理的知识贡献的未来趋势展望。5)结论部分,主要总结本文的北极治理知识贡献现状以及实践建议,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后续研究做出展望。通过文献计量和专家访谈法,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为:1)我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对北极治理的知识贡献已进入发展期,产生多位高产作者、多所高产研究机构,与美加德英等合作密切,基金项目给予很大支撑,研究主题集中。2)我国科学家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对北极治理的知识贡献起始时间较晚且发展较慢,高产作者不明显但作者之间存在一些小型合作团体,高产研究机构数量少但各研究机构学科特点较明显,涉及多种多项基金项目,研究主题与机构息息相关。3)在未来科学家参与北极治理研究并做出知识贡献行为需要克服制约我国科学家参与北极治理事务的客观因素,增强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科学家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重视政府在北极治理研究中的支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WoS和CSSCI数据库收录的核心论文集来梳理我国科学家对北极治理的知识贡献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未涉及全部成果。而且由于跨学科的原因,在联系北极研究相关专家方面困难较大,因时间、地域和人力的限制,所做的专家访谈数量相对较少,也暂未访谈相关国际组织专家,这些不足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改善。
【图文】:
^逡逑图3.1年代文献量趋势图(单位:篇)逡逑从图3.1中可以看出,,在1996年至2015年的20年中,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关于北极逡逑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文献量在2008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逡逑2014年102篇,达到历史最高峰,但在2015年文献量出现了些许波动。逡逑将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关于北极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量按年度进行归类,其结果如表逡逑3.1所示。逡逑逦表3.1年代文献量统计表逦逡逑年代逦文献量逦年代逦文献量逦年代逦文献量逡逑1996逦0逦2002逦9逦2009逦42逡逑1997逦2逦2003逦12逦2010逦48逡逑1998逦1逦2004逦14逦2011逦48逡逑1999逦5逦2005逦27逦2012逦72逡逑2000逦1逦2006逦20逦2013逦86逡逑2001逦9逦2007逦19逦2014逦102逡逑逦2008逦23逦2015逦100逡逑通过对1996-2015年各年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关于北极治理研宄的文献量的统计,可逡逑以将其分为萌芽期、波动期、发展期。逡逑萌芽期(1996-2000年):由表3.1可见,各年文献量在2000年及之前均未超过5篇,逡逑甚至在我国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19%年期间,都暂未有相关文献发表,这个阶段可逡逑以看作是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关于北极治理研究的萌芽时期。第一篇关于北极治理研究且逡逑由我国科学家参与发表的文献出现在1997年5月
里对北极治理研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逡逑(2)作者合作情况分析逡逑为了体现作者间的合作情况,使用Udnet和Netdraw绘制机构合作网络图,如图3.3所逡逑示(删除39个孤立点,即有39位作者在该领域内尚未与其他作者合作)。图中的节点表示逡逑作者,连线表示其两端的作者有合作,节点的大小表示作者的中心度,即与之有合作关系的逡逑作者越多,其节点越大;连线的粗细表示其两端的作者合作次数的多少,连线越粗,其两端逡逑的两位作者合作次数越多。逡逑由图3.3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内关于北极治理研宄的作者合作情况有以下特点:逡逑①存在很多小型的合作团体,大部分以两两合作为主且两位作者仅合作了一篇文章;②一小逡逑部分两两合作的作者团体合作在两次及两次以上,如武汉大学的丁煌与赵宁宁、同济大学的逡逑潘敏与夏文佳及复旦大学陈刚与秦倩等;③以大连海事大学李振福副教授为中心的合作网络逡逑较为密切,该合作团体包括7位学者,均来自大连海事大学,与李振福副教授有过合作;④逡逑中国海洋大学的孙凯、郭培清虽中心度不高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53.1;P941.62
本文编号:2644237
【图文】:
^逡逑图3.1年代文献量趋势图(单位:篇)逡逑从图3.1中可以看出,,在1996年至2015年的20年中,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关于北极逡逑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文献量在2008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逡逑2014年102篇,达到历史最高峰,但在2015年文献量出现了些许波动。逡逑将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关于北极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量按年度进行归类,其结果如表逡逑3.1所示。逡逑逦表3.1年代文献量统计表逦逡逑年代逦文献量逦年代逦文献量逦年代逦文献量逡逑1996逦0逦2002逦9逦2009逦42逡逑1997逦2逦2003逦12逦2010逦48逡逑1998逦1逦2004逦14逦2011逦48逡逑1999逦5逦2005逦27逦2012逦72逡逑2000逦1逦2006逦20逦2013逦86逡逑2001逦9逦2007逦19逦2014逦102逡逑逦2008逦23逦2015逦100逡逑通过对1996-2015年各年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关于北极治理研宄的文献量的统计,可逡逑以将其分为萌芽期、波动期、发展期。逡逑萌芽期(1996-2000年):由表3.1可见,各年文献量在2000年及之前均未超过5篇,逡逑甚至在我国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19%年期间,都暂未有相关文献发表,这个阶段可逡逑以看作是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关于北极治理研究的萌芽时期。第一篇关于北极治理研究且逡逑由我国科学家参与发表的文献出现在1997年5月
里对北极治理研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逡逑(2)作者合作情况分析逡逑为了体现作者间的合作情况,使用Udnet和Netdraw绘制机构合作网络图,如图3.3所逡逑示(删除39个孤立点,即有39位作者在该领域内尚未与其他作者合作)。图中的节点表示逡逑作者,连线表示其两端的作者有合作,节点的大小表示作者的中心度,即与之有合作关系的逡逑作者越多,其节点越大;连线的粗细表示其两端的作者合作次数的多少,连线越粗,其两端逡逑的两位作者合作次数越多。逡逑由图3.3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内关于北极治理研宄的作者合作情况有以下特点:逡逑①存在很多小型的合作团体,大部分以两两合作为主且两位作者仅合作了一篇文章;②一小逡逑部分两两合作的作者团体合作在两次及两次以上,如武汉大学的丁煌与赵宁宁、同济大学的逡逑潘敏与夏文佳及复旦大学陈刚与秦倩等;③以大连海事大学李振福副教授为中心的合作网络逡逑较为密切,该合作团体包括7位学者,均来自大连海事大学,与李振福副教授有过合作;④逡逑中国海洋大学的孙凯、郭培清虽中心度不高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353.1;P94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原;林荣澄;郭玉清;;全球北极底栖生物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生态学报;2015年09期
2 张幸;华薇娜;;基于Web of Science的国际极地机器人文献调研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5年03期
3 于宏源;;知识与制度:科学家团体对北极治理的双重影响分析[J];欧洲研究;2015年01期
4 白佳玉;;我国科考船北极航行的国际法问题研究[J];政法论坛;2014年05期
5 白佳玉;;北极航道沿岸国航道管理法律规制变迁研究——从北极航道及所在水域法律地位之争谈起[J];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6 朱亮;孟宪学;;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年06期
7 程保志;;试析北极理事会的功能转型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国际论坛;2013年03期
8 程保志;;当前北极治理的三大矛盾及中国应对[J];当代世界;2012年12期
9 白佳玉;;北极航道利用的国际法问题探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皇甫青红;华薇娜;;美加两国北极主题博士论文的调研与分析[J];极地研究;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644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4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