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条件下植物对弃土场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00:35
【摘要】:高速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由于地表改变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这些新产生的扰动堆积体占用大量的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破坏当地自然景观的协调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且由于这些扰动堆积体的土壤结构紊乱、理化性质极差,有机质、养分与水分都十分缺乏,极不利于恢复耕种和景观功能,亟待加以改善。基于此,本研究在长武试验站王东沟修建实验小区模拟弃土场,选取白三叶、草木樨、小冠花、沙打旺、红豆草、紫花苜蓿和黑麦草7种草本植物,研究在不施肥、施有机肥和秸秆三种处理下各植物0-10cm、10-20cm土层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状的变化情况,以不种植物且不施肥的空白小区为对照,进而确定各植物在不同处理下对弃土场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 取得主要结论有: (1)土壤物理性状有明显的改善:不施肥与施有机肥处理下各植物土壤水分较对照有明显的提高,在0-10cm土层分别增加2.45%、3.88%,,10-20cm土层分别增加1.38%、2.4%;施秸秆处理下各植物土壤含水率较对照有所降低,0-10cm和10-20cm土层分别减少1.31%、0.35%。三种处理下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均有所改善,在0-10cm土层:不施肥、施有机肥和施秸秆处理容重较对照分别减少0.03g/cm3、0.05g/cm3、0.15g/cm3,孔隙度分别增加1.33%、1.88%、5.87%;在10-20cm土层:三种处理容重分别减少0.08g/cm3、0.04g/cm3、0.14g/cm3,孔隙度分别增加3.16%、1.53%、5.27%。 (2)土壤的基本养分在实验第一年较对照和基土值有下降的趋势:施入有机肥和秸秆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绝对含量,但是在种植植物后第一年以上养分指标的含量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且0-10cm土层养分含量基本高于10-20cm土层。各指标具体数据为: 土壤有机质:0-1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降低11.9%、施有机肥和秸秆处理分别较基土值降低12.0%、21.7%;在10-2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降低2.5%、施有机肥和秸秆处理分别较基土值降低25.6%、24.1%。 土壤全氮:0-10cm土层:不施肥较对照降低15.4%,有机肥和秸秆较基土降低17.7%、11.8%;10-2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降低6.3%,有机肥处理较基土降低22.6%,秸秆处理较基土增加5.6%。 土壤铵态氮:0-1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降低12.7%,有机肥和秸秆处理较基土值分别降低8.4%、9.6%;10-2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增加1.7%,有机肥较基土值降低13.0%,秸秆较基土值增加6.5%。 土壤硝态氮:在0-1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降低11.5%,有机肥和秸秆较基土值分别降低12.2%、4.2%;在10-2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增加11.3%,有机肥和秸秆较基土值分别降低12.1%、6.1%。 土壤有效磷:在0-1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提高128.6%,有机肥和秸秆分别较基土值提高10.0%、5.7%;在10-2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增加101.0%,有机肥处理较基土值降低18.6%,施秸秆处理较基土值增加12.9%。 土壤有效钾:在0-1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提高10.6%,有机肥处理较基土值降低9.4%,秸秆处理较基土值增加14.4%;在10-20cm土层:不施肥处理较对照增加24.7%,有机肥处理较基土值降低21.5%,秸秆处理较基土值增加9.7%。 (3)运用隶属函数法对7种植物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为:不施肥处理下各植物土壤肥力大小顺序为:草木樨红豆草小冠花白三叶沙打旺黑麦草紫花苜蓿;施有机肥处理:红豆草沙打旺小冠花黑麦草草木樨=白三叶紫花苜蓿;施秸秆处理:沙打旺红豆草=黑麦草小冠花草木樨白三叶紫花苜蓿。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156
本文编号:2705507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1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玉英;;豆科植物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7期
2 孙皓;王礼焦;高云;倪丹;方鸿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快耕地质量建设步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5期
3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4 詹其厚,张效朴,袁朝良;秸杆还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陈文新;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体系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J];草地学报;2004年01期
6 何书金,苏光全;矿区废弃土地复垦潜力评价方法与应用实例[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7 唐亚,陈克明,谢嘉穗,孙辉;论固氮植物在山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1999年01期
8 李楠,刘淑霞,宋建国,刘伟,刘金云;玉米施用锌、磷及有机肥的肥效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9 王怡,高华;冬小麦陕229在旱地不同施肥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年03期
10 谷洁,李生秀,高华,李鸣雷,秦清军,程逵;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2705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05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