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部桉树人工林土壤性质与水土流失特征
发布时间:2020-06-19 07:34
【摘要】:桉树(Eucalyptus)是广西地区最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在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发挥森林固碳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桉树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其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因此,为了解桉树人工林土壤性质和水土流失特征,并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以同期自然恢复的灌草坡为对照,初步研究和探讨了广西南部1-3年生桉树人工林的土壤性质、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动态、水土流失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水土流失函数模型等5方面内容。研究结果表明: (1)林地土壤较黏重,容重介于1.28-1.39g·cm-3之间,呈酸性,pH5,容重和pH值年际变化均不明显。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持水量均逐渐增加。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和持水量逐渐减小。不同深度的土层中,养分格局不尽相同,且含量随时间亦有变化。 (2)临界雨量即产生径流的最小降雨逐年增加,桉林地临界雨量大于灌草坡。林地地表径流主要由大雨及以上的降雨产生,径流系数随雨量级的增加而增大。地表径流、土壤流失、养分流失和降雨量的月变化大致一致,前3者的年变化也颇为类似。 (3)在有机质、N、P、K四种主要大量养分中,有机质和N主要随径流流失,P和K主要随泥沙流失,流失量的大小关系为有机质KNP。 (4)在生物量和土壤性质各指标中,与水土流失有显著负相关的指标有:枯落物生物量、细根生物量、枝叶生物量、非毛管孔度和渗透率。 (5)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与降雨量之间以及地表径流与土壤流失之间均有极显著二次抛物线关系,降雨量和养分流失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养分流失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 (6)桉树营林后第一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之后迅速降低,第2年比第1年各指标降低65%以上,与自然恢复的灌草坡相比,1~3年生桉树人工林地防止产流的效果更好。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714.7
【图文】:
降雨量 1736.05mni;2012年 121 场,降雨量 1909.70mm;2013 年 117场降雨量2010.70mm,年平均降雨场次111场,平均降雨量1885.48mrn。3年来降雨量的逐月统计见图4-1,可以看出该地降雨年内分布不均,5?11月的降雨量均值都接近或超过200mm,而1?4月和12月的雨量均值却在100mm以下。从降雨量季节分布来看,春季(3?5月)为286.50mm,夏季(6?8 月)为 958.07mm,秋季(9~11 月)为 530.23inm,冬季(12?2月)l]0.68mm,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占全年总量的51%。虽然这三年的总降雨量差别不大
本文编号:2720491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714.7
【图文】:
降雨量 1736.05mni;2012年 121 场,降雨量 1909.70mm;2013 年 117场降雨量2010.70mm,年平均降雨场次111场,平均降雨量1885.48mrn。3年来降雨量的逐月统计见图4-1,可以看出该地降雨年内分布不均,5?11月的降雨量均值都接近或超过200mm,而1?4月和12月的雨量均值却在100mm以下。从降雨量季节分布来看,春季(3?5月)为286.50mm,夏季(6?8 月)为 958.07mm,秋季(9~11 月)为 530.23inm,冬季(12?2月)l]0.68mm,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占全年总量的51%。虽然这三年的总降雨量差别不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启英;;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争论的思考[J];桉树科技;2005年01期
2 罗利芳,张科利,李双才;撂荒后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透水性和抗冲性的变化[J];地理科学;2003年06期
3 江淼华;黄荣珍;谢锦升;王维明;;不同雨强对裸露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4期
4 江淼华;黄荣珍;谢锦升;王维明;;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覃其云;曹继钊;梁燕芳;王会利;唐健;;桉树人工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6 赵守国;;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07年03期
7 何常清;于澎涛;管伟;王彦辉;袁玉欣;郭明春;杜阿朋;董晓红;;华北落叶松枯落物覆盖对地表径流的拦阻效应[J];林业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8 江淼华;谢锦升;王维明;;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历时的关系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方学敏,万兆惠,徐永年;土壤抗蚀性研究现状综述[J];泥沙研究;1997年02期
10 刘阳,杨天行,王锡魁;由降雨侵蚀引起的山坡面水土流失的研究进展[J];世界地质;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720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2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