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保水剂对干旱矿区土壤改良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5:41
【摘要】:煤矿开采引起地表变形、开裂、地下水位下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并加剧了矿区水土流失,土壤保水保肥性能降低,耕地作物产量低下。因此,深入研究采煤影响下的土壤退化机理,开发保水保肥技术,对于矿区生态恢复、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采煤塌陷区为重点研究区域,研究了干旱矿区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保水剂筛选试验,探讨了保水剂对矿区土壤的改良作用。主要成果如下: (1)对耕作区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矿区土壤为沙壤土,容重约为1.4g/cm3,含水率普遍低于10%,土壤含水率低可能是造成塌陷区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耕作区土壤养分表层变异性强,土壤肥力水平低下,全氮为Ⅲ级,全钾Ⅳ级,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均为Ⅴ级,速效钾为Ⅵ级。 (2)对耕作区特殊地域土壤养分垂向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裂缝对土壤养分垂向分布的影响显著,促进了表层养分向下流失;坡耕地水蚀对剖面养分分布存在一定影响,土壤养分随水蚀过程而向下渗漏。 (3)保水剂室内筛选实验表明,保水剂吸水倍率与水溶液的性质密切相关,盐溶液的存在对保水剂的吸水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粉末状的粒径(0.5mm)最小的保水剂吸水和释水速率最快,且具有稳定的反复吸水能力。再利用层次分析构建保水剂分析模型,得出性能最优的沃特保水剂,作为干旱矿区土壤改良材料。 (4)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沃特保水剂对耕作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结果显示保水剂处理使土壤容重降低,增加大团粒体含量,提高土壤入渗速率,抑制了土壤养分的淋失。 (5)进行了保水剂野外施用实验,选择土壤容重、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有机质这7个土壤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矿区耕地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得出,耕作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0.2~0.45,保水剂改良后综合肥力指数为0.45~0.6,达到中等肥力水平,且提高了作物产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156.2
【图文】:

空间分布图,沟壑,地带,神府-东胜矿区


2 研究区概况2 Profile of the Study Area2.1 研究区位置(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神府-东胜矿区位于陕西榆林市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接壤地带,地层构造由南向北逐步抬升,是榆林凹陷与东胜隆起的过渡地带。其西北部构造舒缓,岩石断层不发育,产状平缓,构成了向西缓倾的单斜构造。其东南部以水蚀为主,是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地带,大体上集中控制着矿区的地貌轮廓。此次黄土沟壑区生态修复建设的示范基地包括神东矿区大柳塔矿井 3 盘区12304 与 12305 工作面附近的部分区域。示范区的边界主要以地形、沟壑、道路为界进行确定。大柳塔井田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城的西北约 52.5 公里处,神府东胜煤田中部,属于陕北黄土高原北缘与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其地理坐标在北纬39°13’53 至39°21’32 ,东经110°12’23 至110°22’54 之间,总面积约为0.67km2,如图 2-1 所示。

片蚀,沟壑


图 2-2 沟壑垂直片蚀 图 2-3 矿区地裂缝Fig.2-2 Vertical Sheet Erosion Sketch of Ravines Fig.2-3 Ground Fissures of Coal Area2.4 植被资源(Vegetation Resource)神东矿区属于亚温带典型草原植被区,草原植被大多发育在栗钙土或黄绵土的梁地和黄土丘陵区域内。因受干旱胁迫、风沙侵蚀,人类采伐过度开垦等的破坏,大多数植被已被百里香或糙隐子草为主的植物群落所取代,且植物分布稀疏,种植密度小。该区的农作地大多是以前的黄土丘陵地和硬梁地,多为农作物玉米、大豆、土豆和田间杂草,以及撂荒地植被(譬如锦鸡儿、沙棘等)。矿区西部分布着沙地植被为主的流动或固定的风沙地,其中以沙地先锋植物和黑沙蒿群落占优势;而罕见的湿地植被多分布在积水的洼地、滩地和湖泊周围。总体上看,研究区植被多样性差,植被分布密度低,地广人稀,基础设施空缺,土壤养分含量缺磷、少氮、钾有余,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下,pH 值在 7.5~9.0 之间。区内地表覆盖类型多样,有大量农业耕作区、草本植物覆盖,也有大量开采引起的各种地裂隙、裸露地;区内植被属于干草原植被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杨娥;韩效钊;胡献国;;保水剂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J];安徽化工;2008年01期

2 杨连利;李仲谨;邓娟利;;保水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新动向[J];材料导报;2005年06期

3 王启基,王文颖,景增春,史惠兰,王长庭;保水剂对江河源区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5年06期

4 陈宝玉;王洪君;杨建;黄选瑞;;水分胁迫下保水剂对廊坊杨苗木生长特征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王占龙;于欣;朱红;郑璐;;保水剂在林业上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11年03期

6 凌永胜;李锦泉;叶丽娇;曾雪莲;李瑞南;;沟施保水剂对闽南丘陵旱地马铃薯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0年02期

7 黎关超;刘红缨;左娟;张瑞欣;;腐植酸基-粉煤灰型保水剂的制备和性能测试[J];腐植酸;2010年02期

8 李英能;;北方缺水地区半旱地农业有限补灌模式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03期

9 张建刚;汪勇;汪有科;宋海燕;何婷婷;汪星;;10种保水剂基本特性对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2期

10 苗永刚;刘作新;尹光华;王振营;;改性玉米秸秆制备农用保水剂及其性能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国征;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2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42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0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